尤其當今的大魏天子有些昏庸,更是被文官權臣把持了朝政。就像原身第一次科舉沒中,便頗有科場舞弊之嫌。尤其那一屆的兵書策問所占比重更少,只能算是個加分項,這方面寫得再好也沒用。如是像開國之際,武試的比分側重能達四成,原身那次就絕對過了。只可惜那屆的武試取分比,只占一成,剩余九成都要看文試的成績。
但文試上的選取也有些不公,勾陳在朝中更是沒有絲毫關系,就只是尋常白身一個,自然便被刷了下去。而且那屆科舉,比他更有名的一些大才子都沒能得中,就更別說他了。
也正因有些有名的大才子沒中,高中者卻籍籍無名,只是有些背景身份,所以才被人懷疑是科場舞弊,說那些得中者是托了關系,走了考官的門路。
回想前身的那次科考經歷,勾陳心頭也不禁十分感嘆。若是前身那次能夠得中,他穿越過來的話,可就是新科得中的進士,再耐心等待段時間,便說不定有官可做,豈不是比現在在這等山賊窩子里當個狗頭軍師的開局強的多嗎?
而且他這個軍師,做的還不安穩,外有官兵剿滅之危,內有兩大寨主火并之患。無論哪件一起,他都隨時有可能在亂中一命嗚呼。
想到這般前途,感嘆之余,勾陳不禁更加握緊了手中的這卷《邙山術》。若非有性命之憂,想獲得些自保的能力,有前身之鑒在那兒放著,他絕對不會想再碰這本邪法道書。
但想起性命堪虞,眼下也唯有此書能夠給予他在短期內就迅速獲得些自保力量的門路,他還是不得不把這本書視為眼下手邊唯一的救命稻草。
其實就算現在給他一本絕世秘笈,內功心法,武功一道卻也不是短期內便可一蹴而就的。更別說原身勾陳的這具身體,實在并不適合練武。就算聽說內功更重悟性,并不是像外功一般更重體質,而勾陳做為讀書人,現在又是穿越客,前世見世更多,這方面確實可能有些優勢。但他又不曾真的練過,又豈能有絕對的把握,一看就會,一練就通,再練便精。
萬一練不成呢?
且就算能練成,內功的進境聽說也比外功更快,可再快怕是也很難做到在短時間內就能獲得比肩黑風寨兩大寨主的那般地步。
而他若沒有堪比這兩人的本事,一旦亂起,仍是很難自保。
但這本《邙山術》卻不同,里面的法術雖然大都十分陰損邪門,但只要條件達到了,卻也能夠短期速成,并不需要下太多苦功夫。
前身之前,就選了一門養小鬼的法術。只要能找到一名合適的小鬼,然后再以秘法煉之,這門法術就能速成。前身也正因看中了此法可速成,再加上也剛好得知寨中有名山賊的孩子夭折不久,故此便起意去練了此法。誰知這法術看著容易,最后卻是要了他的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