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鱷魚為了表示誠意,告訴了王偉一個被他們整個部落守護的秘密。
那就是在大河對岸,有一座鹽山。
鹽山這個名字是王偉通過猜測所喊出來的。
鱷魚告訴王偉,每到夏天,他們的族人就會去那座奇怪的大山,穿過一個巨大的山洞,去里面的墻壁上鑿下一塊黃褐色半透明的石頭。
這種石頭味道苦澀有些咸,但吃了之后卻能夠讓人充滿了力氣。
而且,經過這么長時間的食用,魚族人發現,這種石頭放在水中就會變小,如果用它來泡水喝,那魚身上攜帶的寄生蟲就都會被殺死。
王偉猜測,那種黃褐色的石頭應該就是巖鹽了。
只不過到底是不是還需要看到實物才行。
如果真是巖鹽的話,那自己無論如何也要將其收入囊中。
從采集漁獵走向刀耕火種,其中最重要的東西就是鹽了。
土地里面生長的植物可不像動物血肉里面含有鹽分。
而人是不能長時間不吃鹽的。
要想發展實力,開展種植業,那鹽是必不可少的一樣東西。
鱷魚他們幾個人已經帶著人去采集了,王偉需要等到他們將樣品拿回來。
鹽山距離部落有很遠的距離,為了避免萬一,這次去了十個人。
其中四個是俘虜中比較聽話的,另外六人,魚族三人,王族三人。
看著天上淅瀝瀝灑落的小雨,王偉為鱷魚他們一行人默默的祈福,希望他們能夠安然的回來。
畢竟,這個時代的弓弦都是草繩編織的,甚至連動物筋都很少用上,遇見雨水,弓箭的威力就要大打折扣,這也代表著外出尋鹽的族人戰斗力喪失了一大半。
當然了,雨水對部落造成的影響可不止這一點。
河水的上漲,弓箭無法狩獵了。
讓部落的食物來源幾乎同一時間斷開了。
不過這件事王偉早就預料到了。
當河水開始變得洶涌,魚籠有隨時被沖走的跡象后,捕魚停了下來。
原本負責捕魚的族人則是背著一個個大大的竹筐,淋著雨,回到竹山開始挖竹筍。
這是王族人每年春天都會經歷的事情。
當年王筍小的時候就快要餓死了,是他的母親夜晚跑到山上去,閉著眼睛一通亂刨,居然還真的刨到了一小節竹筍。
帶回來嚼碎了喂給了王筍,這才救活了他的一條小命。
從那以后,筍也就成了王筍的名字了。
春雨貴如油,這句話可不是說說的。
當春雨落下之后,整個世界幾乎是一天一個變樣。
淅瀝瀝的小雨很涼,但并不那么刺骨。
冰涼的觸感落在族人裸露在外的手背上,涼涼的,癢癢的。
這段時間,女人們可沒有閑著,在王偉的帶領下,編了很多套簡易的蓑衣和帽子。
蓑衣將人裹得嚴嚴實實的,雨水落在上面,就會順著淋下去。
當族人拿到這種耗費大量長葉草才編織成的蓑衣后,第一反應就是今年冬天,有了這玩意大家就再也不怕冷了。
王族最初居住的,上面還有老嫗用木炭畫下痕跡的山壁又派上了用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