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偉的話讓鹿渾身一震。
“目光,要放得長遠!”她重復著這句話。
幸好這個時代沒有鼠目寸光的這個成語,否則她會覺得這就是為自己量身定做的。
王族能夠捕魚,弓箭可以狩獵,聽說還有一種叫做鹽的東西她沒有見過,能夠腌制肉類,讓其可以長久保存。
這樣算下來的話,以王族的生產力,完全可以養活上千人。
而現在,包括奴隸和傷員在內,整個部落也不足四百人啊。
如果王偉知道鹿的想法,肯定會再說一句孺子不可教也的。
千人的部落,很大嗎?
如此廣袤,肥沃,又從來沒有經過墾種的土地,只要給自己合適的種子,哼哼,千人?你是指一個小村落的人口嗎?
王偉從鹿這里離開了,走的時候他帶走了四個最為強壯的女人。
這是鹿在不影響碳木供應的情況下,所能夠抽調出來最多的人手。
最后離開的時候,鹿從王偉要了一些鹽,作為這些鹽的交換,鹿說她能在合歡節以后,將部落鹿的數量翻上一番。
雨停之后,河水漸漸變得平緩,開始趨于清澈。
一批批的野獸開始出現,狩獵的目標和數量相比于冬季要多上許多。
而狩獵的難度也要小上不少。
王偉帶著幾個女人來到了河邊開始挖土。
一些草皮被他掀開,露出下面濕潤的泥土。
王偉會蹲下來,仔細的看泥土的顏色。
有時候,他甚至還會摳一團泥,塞進嘴里面品嘗味道。
那幾個女奴跟在后面默默的看著,感覺王偉的腦子可能壞掉了。
部落里面堆積如山的筍條,每天都來不及處理的動物,還有那一條條干魚他不去吃,跑到河邊來吃土,這是什么行為?
很明顯腦子有坑嘛!
她們不知道的是,被認定為腦子有坑的王偉,此刻正在篩選著燒陶的泥土。
陶的用處太多了,哪怕就是進入二十世紀,陶也擁有著相當大的市場。
而燒陶,最重要的地方就是選土。
不同的泥土,燒出來的陶絕對是不同的。
技藝高超的燒陶師能夠通過品嘗泥土的味道知道哪種土適合燒陶哪種土不適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