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神農氏族內的各種熏陶,從小便愛好農業和音樂,在許多方面他都達到了一般高手絕對難以窺探的境界。例如一年之中的二十四節氣,三百六十天的天氣,何時耕種何時豐收,何時氣候變換,甚至天上星辰移轉,都總結在他所創的農歷(農歷是這時候誕生的,以在下的觀點,距今遠不止五千年。)之中。
說到這里,無論是古人還是今人,都應該知道,不錯,他就是上古傳說之中的農神后稷,同時也是堯舜禹三代帝師。不過農神后稷將武功練得那么厲害,回到黃帝部落那邊,最初的目的,當然是為了復仇!
不過后來后稷看到了真正的問題所在,各族之間積淀已久的糾紛,才導致了他和他母親姜嫄的悲劇。不過就算后來意識到了這些,他也犯下了他自認為不能原諒的過錯。時過境遷,堯舜的德能讓后稷佩服,已經在他們手下擔任農師那么多年,且一直受到器中。
帝舜即便天生雙瞳,沒有內在潛能的話,誰也不會多加關注他。當帝舜原本還只是個受盡家人欺負的孩子時候,因緣際會,遇到了后稷。后稷交給了帝舜很多,天下無雙的武功,公認是對的做人標準,所以說帝舜其實是后稷一手調教出來的,真正意義上的師徒。
但是因為二人的關系,以至于后稷親手葬送了帝舜。帝舜的傳說依然還在,被人津津樂道,但是后稷那悔恨之意也從未消失。當年的蒼梧之淵,發生了太多的事,雖然外界大多不知道,但是神農氏族人都引以為恨。或許是敬佩,或許是懺悔,帝舜的石像也立在了神農架眾神山上。
帝舜的慷慨,也十分讓共工敬佩,所以共工才甘愿承受懲罰,應帝舜死前約定,從南方神農架被發配到北方極寒之地,從此不再踏入南方。共工在神農氏之中地位尊崇,即便犯下大錯,也不會更改這個事實,所以當初被發配離開神農架的時候,神農氏不少人也跟了去北方,就成了后來的共工之國。
九天仙界建立,考慮到共工國人的來歷和實力,以及在這近幾千年來真心實意的彌補過往之錯,帝俊才讓共工國人掌管這九天之一的變天。不過對于共工氏的誤解,并沒有減輕多少,曾經對于共工氏的說法,幾乎可以堪比神農氏末期的魔帝蚩尤。
“原來這就是上古傳說中的共工之臺,當真浩大!”出來乍到變天,向昭自然也不怎么熟悉路徑,逛著逛著就到了這座山上。原本以為這座山很大,定然有人在上面,所以就來看看,想不到上面是個方圓百丈的平臺,立有一人面蛇身的神人,天威凜凜,讓人不敢直視。
正中間的石像前面,還有個一丈余高的巨鼎,里面火焰不息,鼎上刻印了不少文字,描述了水神共工的事跡以及共工國的由來。從這些向昭知道,自己跑到了共工之臺上了。古書中記載的上古地名系昆之山,有共工之臺,射者不敢北射。
古時候建造的這些臺子,基本上是祭祀而用,九天其他地方也有很多,例如帝舜之臺、帝堯之臺等等,還有就是瞻仰前輩的光輝。不過共工是個實力強大的大神,很多人都害怕他,所以才有言:不敢北射。共工氏處于北方,惹怒了水神的話只感覺不太好。
即便時過幾千年,向昭立于共工石像之下,也能感覺到共工當年的風采,傲視天下,神威凜凜。雖然鼎上并沒有說多少關于共工之過,但是向昭也感覺并沒有多少包庇和隱瞞。并不是因為共工是神農氏族人,而主要是那種大神的氣概,和敢作敢當的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