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前百姓又是一陣哄笑,那人這回只當沒聽著。
李伯辰見了此情此景,不知怎的,心中陰霾一掃而空。雖從未在此地生活,卻有了回家的感覺。此間民風如此,與自己志同道合之士該也有不少,可惜自己眼下麻煩纏身,要不然住在這里,當會結識不少知己。
再過一會兒,那車白礬終于被裝上,車主牽牛進了城,他便也混在人群中穿過城門洞。
入城之后才發現李國城市風貌也與隋境不同。隋境多山地,平整的土地稀少,因而城中道路不甚寬廣。可李國之內大部分都是平原,土地似乎并不珍貴,道路便也極寬。
入城這條大道足可供四輛牛車并行,道路兩旁的建筑也更加高大。這散關城,雖沒有璋城那樣繁華,該也不是小城了。只是如此一來,想要找到常庭葳曾去過的地方便更難了。
李伯辰牽馬在城門洞附近轉了一會兒,決定先去吃飯。他初來此地不知有什么好吃食,就隨便撿了一家名叫“李豬兒食鋪”的,將馬在門前拴好,走了進去。
瞧瞧墻上菜牌,要了個酸菜白肉、火爆肝尖、蓮蓬豆腐、醬骨,又點了一盆合意餅。待伙計上了第一道菜,便問:“小哥,你家店里有蘇葉糕么?”
那伙計是個年輕人,皺眉想了想,道:“沒有。但官人要想吃甜點,倒是有甜團子——蘇葉糕里是紅豆打成餡兒,糯米做皮兒,其實和甜團子差不多。但甜團子里面是豆沙糕,更細些,所以這些年都沒人吃那個了。”
李伯辰便道:“那再來份甜團子。”
伙計愣了愣,道:“官人,這些你吃不下的。”
李伯辰心中暗笑,想,你怕是沒領教過我的食量。但只道:“吃不下就打包帶走——還有,你這兒有蓼釀么?”
伙計笑了:“官人你真會吃喝。那東西咱們這兒沒有,如今這散關城該是也沒了——我聽家里老人說早些年城里倒專門有一家釀那酒的,但鋪子早倒了。”
聽著“專門”兩個字,李伯辰心中一跳,道:“城里就那一家賣這酒的么?別的城里呢?”
伙計笑道:“蓼釀只在咱們散關有。”
李伯辰輕出一口氣,道:“好,多謝。”
待那伙計走了,他立時在心中念了一句北辰庇佑——常庭葳說她吃蘇葉糕時喝的是蓼釀,沒想到自己剛入李境,就找對了地方!
不過再一想,也是情理之中。她當時要逃到隋國去,必然是到了散關,知道即將離境要安全了,才有心思飲酒的。
再過一小會兒,吃喝都備齊了。李伯辰才曉得伙計說的“吃不下”是什么意思。李境的飯食雖沒有隋境那樣精致,可分量極大,那合意餅和甜團子摞得小山一樣。
不過這些天他都只吃干餅,五臟廟內沒什么油水,倒也不怕。索性甩開腮幫子大吃大喝一通,兩刻鐘的功夫,桌上盆碟都見了底。付賬時掌柜和伙計都頗為驚異,連夸他乃是猛士。李伯辰心中暗自挪揄道,也是你這店名兒起得好。
他喝飽喝足,便去店外牽了馬,打算沿街再打聽打聽。可一眼瞥見街對面有幾個閑漢聚在一處,靠墻根曬太陽。瞧那幾個人眼神靈動,雙手并不粗糙,也不像是做力夫的,該是城中的幫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