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揚武這三百人除了前面扛著大盾的五十人,剩下來的人都是跟隨者阿敏南征北戰的“選鋒”、“銳士”,至少五次以上“先登”名號的獲得者,當真是百戰余生的精銳老兵。
這三百人就算放到阿濟格的護軍里面也是突出的,可算是鑲藍旗最精銳的力量。
濟爾哈朗一下將鑲藍旗的寶全部壓了上去自有他的考慮。
阿敏前不久因“咆哮朝堂”、“意圖不軌”被大汗當場斬殺的消息傳遍了整個鑲藍旗,阿敏一死,鑲藍旗甲喇章京以上的頭領幾乎人人自危,不過皇太極隨后將濟爾哈朗扶上旗主之位稍稍平息了一下旗內的不安。
饒是如此,鑲藍旗內部還是有些不安分,后金內部最重軍功,像阿敏這樣的“大頭領”由于政治斗爭就算有軍功也不保險,不過對于普通軍將來說,若是不斷在戰場上爭得軍功,朝廷還是相當看重的。
用耀眼的軍功來掩蓋出身的不安,這便是所有鑲藍旗將士心中的愿望。
尼堪的大營連續放了五天的火銃,火炮在幾日前便停了,震天雷也早就沒了動靜,按說彼等的彈藥應該用的差不多了,此時不讓巴牙喇上,難道讓蒙古人來摘桃子?
巴牙喇們都喜歡用重劍,因為劍可以砍,也可以刺,對戰時十分方便,對于中原士子掛在腰間的“劍”作為巴牙喇來說自然嗤之以鼻,不過加了長度和份量后便不一樣了。
費揚武手里的這把重劍長約四尺,重約十斤,這已經不是一把劍了,直直地拍過來也會將你拍暈。
考慮有矮墻的阻礙,三百巴牙喇中有五十人依舊是虎槍的配置。
虎槍將矮墻后面的敵軍刺殺后,雙手重劍的巴牙喇再一躍而入……
畫面太美不敢看,以往這套戰術建奴用起來無往而不勝。
作為勇力值最高的費揚武來說,他雙手握著一桿虎槍,重劍插在腰間,身上一層皮甲、一層棉甲、一層鐵甲,加上他本來就很高大的身材,三層甲胄穿上后便是妥妥的人形高達!
對面那些矮墻上還架著約莫十門火炮,應該早就沒有彈藥了,為何還架在上面?
費揚武心里略略咯噔了一下,瞬間又恢復了平靜。
“完畢!”
費揚武大喊了一聲,遠處的尼堪聽到后不禁不禁偷偷樂了一下。
完畢,滿語里是“沖啊、殺啊”的意思,用滿語喊出來就是“完畢”,不過,形勢如此危急,虧他樂的出來。
巴牙喇自然沒有完畢的意思,這才剛開始呢。
后面幾百騎兵不斷將拋箭射到矮墻后面,與巴牙喇一樣,常備軍也高舉著木盾。
說時遲那時快,費揚武一把推開了前面的盾牌,加速跑了起來,他身后緊緊跟著五十在這三百巴牙喇里最勇猛的銳士!
這五十人全部握著虎槍,費揚武剛才也對他們進行了一番布置,二十五人直接刺向矮墻后面,擊殺一切可能阻擋他們的索倫蠻子,另外二十五人則利用虎槍的長度,將其作為撐桿躍上那道矮墻。
后面緊跟著五十雙手握著重劍的巴牙喇,若是前面的虎槍手得手,在矮墻后面站得一席之地,他們便是徹底擊潰敵人的一撥!
二十步!
十步!
一開始費揚武還下意識地低著頭,不過眼看那道矮墻逐漸清晰起來,他不禁揚起了自己的腦袋。
這一抬頭他不禁目瞪口呆!
前面十門火炮竟然出現了火星!
一剎那,費揚武的目光呆滯了,與此同時,一大片火光伴隨著轟鳴聲出現了,火光閃現的一剎那,以費揚武為首的三百巴牙喇原本緊湊的陣型瞬間變得稀薄了,前面三排幾乎被削去一半,只剩下幾個握著重劍的人呆立在場中!
“轟……”
又是一陣巨響,接著便是第三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