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人問道:“他們用過火炮沒有?”
“沒有”
“這倒奇怪了,金自點大張旗鼓而來,就準備餓死我們?”
“不,不是他們不想,而是不能”
“哦?”
“朝鮮人最好的火炮也就是西瓜炮,那玩意兒沉重,想運到這里也不容易,我看他們打的注意就是將我們圍困餓死”
“那他們怎么突然離開了?”,那人扶著寨樓,一看下面時不禁有些頭昏眼花,趕緊將視線投向遠處。
這一看便不打緊,他也不禁大喊起來,“援軍!”
一里遠的地方,大寧江上,密密匝匝停泊著幾百艘大船,而船只的制式一看就是大明的,船上的紅底鑲黃的三角龍旗一看就是明軍的!
……
在離龜城約莫十里路的地方,尼堪的兩千步軍下船了,在李延庚的帶領下猛地朝龜城撲過來。
不多久便到了龜城城下。
龜城,是一座方圓約莫十里的山中大城,也是朝鮮王國西北都元帥府所在,城墻高達兩丈,還有護城河,按說以李延庚這區區兩千人是沒有可能攻下來的。
不過身為西北都元帥的金自點這兩日卻意氣風發,非要親領大軍去圍困山寨,將城里的精銳都抽調出去了,城里如今只剩下一千人,不過就是一千人也不是尼堪可以覬覦的。
不過還有沈世奎。
沈世奎帶著水師船只直接開到了龜城的東門附近,然后在孫佳績船只炮火的壓制下陸師全部開到了岸上,而尼堪親領的兩百多親衛也到了岸上。
于是城池上便響起了悠長的號角聲,城池的敵樓上也燃起了熊熊大火。
幾里外的金自點大營自然知曉了。
一見龜城遇險,金自點便坐不住了,他還以為是建奴殺回來了,抑或東江鎮的明軍殺過來了,龜城本身不打緊,不過城里卻有西北諸軍的備用糧草(與明軍相似,朝鮮人統軍習慣,也是不會讓一軍一地吃的太飽地,而是隔三差五要到都元帥那里領取),若是糧草丟失了,西北諸軍非反了不可。
作為西北都元帥的直屬部隊,金自點麾下有五千人,這五千人的統領便是幾日前的那個將領——僉節制使林慶業。
為防龜城丟失,金自點不像尋常明軍文官統帥,倒是頗有些決斷,他讓林慶業帶著三千精銳快速趕回龜城,自己帶著一千人在后面慢慢跟著。
林慶業,歷史上是朝鮮的名將。
李延庚,歷史上籍籍無名。
李延庚VS林慶業!
皮島一戰,李延庚的常備軍也損失了四百多人,多是長槍兵和長刀兵,火槍手的損失倒是微乎其微,這一次李延庚帶了一千火銃兵、一千由長槍兵和長刀兵摻雜的混合部隊。
對面的林慶業也是一支以火器為主的部隊,兩千鳥銃、一千長槍。
兩支部隊很快便碰上了,林慶業首先大吃一驚。
眼前這支部隊既不像明軍,也不像金軍,到底是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