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想到本來氣勢洶洶南下,強逼金自點出船、出糧,不多時又急匆匆北返的楞額禮,林慶業瞬間便意識到多半是眼前這支軍隊擊敗了建奴。
在這個時代,在尼堪沒有出現之前,自然是建奴的實力最強,遼東漢軍、韃奴次之,不過也相差仿佛,內地明軍再次,不過也不是普通朝鮮步軍可以比擬的。
在朝鮮附近,能夠營救東江鎮的只有大明,難道是大明私下訓練的一支新軍?
林慶業一下便猶豫了,歷史上他是聯明抗清的主戰派,前次楞額禮攻打皮島他還力勸金自點不要幫助金兵。
對面,經過皮島一戰后的李延庚卻是意氣風發。
“沒想到漢軍也能在野外力扛建奴!”
這是他這幾日一直在喃喃自語的話語,眼下遇到的只是朝鮮步軍,而幾年前他跟著阿敏南下打過朝鮮人。
“戰略上藐視敵人,戰術上重視敵人”
一想到尼堪的叮囑,李延庚還是安排了嚴謹的陣型,一千火槍兵以兩百人為一排,排成五排處在最前面,兩側是長槍兵、長刀手混雜的部隊,長槍手突前,長刀手在后。
龜城雖然四周都是大山,不過其間卻是大塊的平地,由于近兩年天旱少雨,除了大寧江、龜河以外的幾條河流都是干涸的狀態,在野外作戰倒是可以豁出去大干一場。
林慶業見對方已經撲上來了,作為朝鮮人的自尊心一下也涌了上來。
“娘的,建奴也好,倭人也罷,就算是大明,不經過都元帥的許可竟敢擅自闖入王國內地,是可忍孰不可忍!”
他決定也打上一仗再說。
與李延庚一樣,林慶業也是將火銃兵放在中間,兩側輔以長槍兵。
朝鮮人的火銃大多是仿制于日本,與大明的相比自然要好一些,不過比起時下西洋人的火槍就差一些,更不用說尼堪的隧發火銃了。
與李延庚一樣,林慶業也將火槍手排成了十排,他準備利用自己人數多的優勢一舉打垮來敵!
一百步!
原野上,除了雙方士兵踏在地上的聲音,幾乎聽不到其它的聲音,林慶業的軍隊在朝鮮軍隊里算得上是強軍,不過李延庚的漢軍經過與建奴一戰后更是士氣大振!
八十步!
這個距離火槍可以擊發了,不過沒有線膛的火槍在這個距離上除非運氣爆棚,否則想要瞄準射中敵人那只是一個夢。
六十步!
這個距離,按照一般規矩,林慶業的火槍可以射擊了,不過林慶業在操練士兵時,為了保準命中率,一般會在五十步左右發射。
“砰!!!”
沒想到對方倒是先發射了,對于尼堪的常備軍來說,隧發火槍八十步可射中敵人,五十到六十步可以破甲,三十步可以擊破重甲,朝鮮步軍大多沒有甲胄,李延庚能忍到六十步,在如今的尼堪手下,幾乎可以稱得上“名將”了。
一聽到槍聲,林慶業緊繃著的臉上浮現出一絲笑容。
“終究是紀律渙散、今不如昔的明軍啊……”
他心中默念的話語尚未結束,眼前的一幕卻讓他目瞪口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