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武關拿下了,比歷史上輕松的多,在辛思忠的“籌劃”下,隨著那一聲震天動地的轟響,加上所有步軍的突然發力,特別是楊廷玉親自帶著的一千精銳最后的一擊,周遇吉還沒有來得及退回內城便戰死在南城門附近。
寧武關拿下了,比歷史上簡單得多,周遇吉戰死后,副將姜瓖立即投降了。
不過這樣也好,由于周遇吉并沒有像歷史上那樣給大順軍造成巨大的損傷,李自成事后并沒有屠城,還對周遇吉進行了厚葬,也算是不幸中的萬幸。
而李自成進城后并沒有看到楊廷玉。
在寧武關的北關附近,已經補充了騎兵的楊廷玉、岳鎮邦兩支大軍在稟明辛思忠后北上了。
“制將軍,大同總兵打小與末將熟識,趁著其它各營沒有反應過來,由我兩部立即北上,勸降王樸,屆時制將軍便立下大功,李過他們再也不會對將軍不敬了”
按說像這樣的大事,辛思忠應該稟明李自成后再決定,不過對于立下這“驚天之功”的貪戀最終還是在他腦海里占了上風。
又過了十日,岳鎮邦帶著王樸以及宣府總兵王承胤來了。
他這一路,不僅勸降了王樸,還順帶去了宣府一趟,讓宣府總兵王承胤也親自來到寧武關投降。
而那大同總兵王樸的麾下還有三千騎兵,王承胤的手底下也有五千馬步軍,雖然遠不如王樸的精銳,不過對于拿下北京終究是大有裨益。
辛思忠立下這驚天之功后已經再也不敢出頭了,否則就會欺到劉宗敏、田見秀頭上了,那是整個闖營都不可容忍的。
李過等人都是無話可說,就連李巖看向他們時,那眼神也是十分熱切,當然了,那里面還有其它的意思,這就不足為外人道了。
為了嘉獎辛思忠,李自成將王樸的三千騎兵劃到了他右營下面,不過卻讓王樸繼續帶著步軍,加上大順軍大將張天琳三千人馬一起鎮守大同,這樣一來,右營搖身一變成了與李雙喜的親兵營一樣的大營。
不過自那以后,李自成便讓辛思忠帶著整個右營殿后,順帶打理輜重,這種情形一直維持到抵達北京附近。
拿下大同、宣府后,大順軍殺向北京的通道就完全打開了,此時,劉芳亮、劉西堯帶著大軍從懷慶、彰德兩府出發后,已經殺到保定府!
而趙應元的部隊也進入了山東!
得知劉芳亮、趙應元兩路都很順利后,李自成便中權親軍分成兩撥,一撥親自統領,帶著親兵營、前營、左營、中營沿著大同、萬全都司,計劃通過宣府、懷來衛越過邊墻進入京畿。
而立下驚天大功的辛思忠右營則與黨守素的后營一起沿著浮沱河向東北挺進,彼等將越過平型關、紫荊關直抵京城西部。
大順軍拿下大同、宣府之后,留在山西、宣府當地的大順軍立即展開了追贓助餉的活動,不過兩地最值得盤剝、王府設在大同的代王朱傳齊卻如同蘭州肅王一樣提前跑到了關外大夏國,不過還是給大順軍留下了大量的金銀財寶和糧食。
到了此時,李自成也對這關外突然興起的甚“大夏國”來了興趣,在他的情報系統里,這關外之地不是蒙古韃子便是建奴,如何又來了一個大夏國?
聽說王樸還將親妹妹嫁給了關外的人,李自成的疑心更重了,便盤問了王樸,王樸自知躲不過這一劫,便跪下哭道:“啟稟皇上,那大夏國興起于蒙古之北,先后滅了蒙古諸部,最近又滅了建奴,實力之強遠勝于以前的瓦剌,賊酋的親戚看上了我家小妹,說不送給他便要盡起大軍入寇”
“末將麾下只有五千人馬,如何是彼等的對手,為了大明的安危,何惜一個女子?只得親自將妹子嫁到草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