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用得了多少錢?”,尼堪打斷了他,“朕以為,銀錢要用起來才好,堆在庫房發霉不好,這樣,大夏國考慮發行銀幣、銅錢,這次朕從安西回來時帶來了西邊那神圣羅馬帝國發行的泰勒銀幣,一枚銀幣約莫半兩,銀九鉛一,當半兩使,定為壹元”
“銀幣正面可用咱大夏國瀚海軍那常用的左青龍右白虎中火槍的圖案,背面則是玄武的圖案,咱畢竟是起家于北境,用玄武的圖案正應景,正面用漢字壹元標明,背面則是大食數字1”
“重新鑄造銅錢,用黃銅九錫一,當十成銅錢使,還是大明銅錢的樣式,名字改成大夏通寶便是”
“那一成的鉛錫扣除成本還有約莫半成的利潤,這便是鑄幣廠的收入”
“至于銀幣與銅錢的比率,朕初步認為一枚銀幣可值五百枚銅錢,具體數目你等詳細商議后再定,一句話,我大夏國白銀、銅錠儲存都很充足,今后,除了貿易所得,不算關內,赤塔的白銀、黃銅除了他用,完全能滿足鑄幣使用,若是加上安西臨潢府、尼布楚、陽都所產,更是沒有稀缺之虞”
“這一勢頭,在未來幾十年都不會有所變化,故此,幣值當以穩定為好,每年銀礦、銅礦的生產也要以實際需求來預估,這樣的話,便不會產生某年白銀短缺了,導致銅錢跌價,或者銅錠短缺了,導致私鑄泛濫”
“說到私鑄,戶部要會同刑部在大夏法典里增加嚴禁私鑄,一經發現嚴懲不貸的條款”
孫秀節終究是聰明人,他似乎有些知曉尼堪想要說什么了,“陛下,您的意思是,將銀幣、銅錢借貸給貧苦農戶,讓其購買耕地用的牲口、農具,擴建房舍,然后等糧獲出來后再出售糧食換取銀錢來還債,以便讓代表新朝錢幣的銀幣、銅錢在大夏境內盡快流通起來?”
尼堪心里暗贊,“跟聰明人說話就是省事,這孫秀節雖然只是大明的一個書生,不過終究是務實之人,又精通算術,自己稍一提點便觸類旁通,如此人物,豈天殆所以資本汗?”
又說道:“以前在北境時,對于食鹽、鐵器、茶葉等物一半施行專賣,一半敞開貿易,其中自有其考量,如今收獲黃河以北三省,丁口陡然增加,對于這些物品,你等可有新的想法?”
李開富想了想說道:“陛下,微臣曾在山南、安西都待過,對鹽鐵茶葉諸務也有過考量,以前丁口少,其實怎么做都無不可,不過如今丁口突然增加,再用以前那一套恐怕不行了”
“故此,臣以為,對于北境之人,茶葉、鐵器、食鹽的重要性更在糧食之上,而對于關內之人,糧食、食鹽則更加重要”
“故此,無論是北境還是關內,對于食鹽全部實行專賣,不允許民間販賣私鹽”
“對于茶葉,磚茶可專賣一段時間,其它類茶葉放開,一段時間后將磚茶也放開”
尼堪點點頭,不過卻問道:“一段時間,為何如此?”
“陛下,北境苦寒,食肉多過糧食,況且冬季漫長,蔬菜缺乏,按照陛下教導我等,若是長時間不吃蔬菜,身體便有失調之癥,如今陛下統御關內外,牧戶、農戶都是您的子民,磚茶自然要保持平價穩定供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