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得五到十年,牧戶對磚茶的品質已經有了適應,可放開讓眾商家進入,那時,彼等就算想要以次充好亦不可得,何況各州縣還有糾察市面的衙役,草原對磚茶需求量很大,多放幾家商戶進來,彼等也會有比較”
尼堪問道:“若是眾商家串通好了,就是用低劣的磚茶行銷該如何是好?”
孫秀節趕緊說道:“陛下,此一節微臣與李部堂以及管轄商部的羅部堂都商議過了,對于磚茶,也要分為幾等,每一等品質如何,外觀如何,色澤如何,都有校驗之法,何況還可以抽查,每一等對應大致的價格,否則商部無法計價收取商稅”
“至于鐵器,微臣建議除了火器,可全部放開”
“不可”,此時王章說話了,他說道:“陛下,若是讓民間大量擁有兵器,還是大有隱憂啊”
尼堪笑了一下,“咱大夏這點自信還是有的,朕意已決,取消以前大明對兵器的限制,民間可任意擁有弓箭、刀槍等冷兵器,不過火器卻不在此列”
“至于糧食”,李開富繼續說道,“北境糧食充裕,可放開了,由于官府大倉擁有大量儲存,商戶就是想囤積居奇也無法做到,關內嘛,建議頭幾年還是有一個指導價,就像陛下在北境做的那樣”
“這指導價便是我等用銀幣、銅錢收購農戶手里多余糧食的價格,這個價格一直保持穩定,有這個價格作為基準,相信商家也翻不起大浪”
“接下來就是衣物了”,尼堪也來了興致,“自從北境種植麻樹成功之后,每戶人家都種了好幾畝,自然不是鼓勵彼等自給自足,而是讓彼等將麻皮賣給官府用以制作麻衣,至于關內,每戶只有一畝麻田或棉田,也是為了在關鍵情形下以備不時之需”
其實這里面有一個東西尼堪沒有挑明,那就是,按照關內百姓的傳統,衣食住行全部自給自足已經沿襲幾千年了,這樣一來,商品經濟自然大受影響,不過從另外一個方面來說,鄉下的農戶都是多面手,什么都能做,一旦要大興工商,這些人還是能很快轉型的。
又想到,“這一切都是依附于土地而存在的,還都是因為土地畝產不高而導致的,若是土地畝產快速增高,這些人力才能大量解放出來啊,自己所做的大興水利,種植苜蓿、黑麥,無非是保持目前的產量,想要快速增加產量,一是選種,而是化肥,而這兩者以大夏國目前的科技水平還達不到”
“古人將農戶看的異常重要,僅次于士人,也是因為產量太低,時常有吃不飽之虞所致啊,若是能大量生產,關內常見的興旺更替不就不存在了嘛”
“也不一定,后世印度耕地面積還超過中國,條件也好過中國,可產量還是大大低過中國,農民依舊饑寒交迫,幸虧彼等有嚴格的等級制度鎖住,否則早就鬧翻天了”
見皇帝又像以往那樣閉上眼睛,孫秀節知曉他又陷入了暢想與思考,便示意李開富停住了,靜等著尼堪。
而王章則是有些好奇地看著這位有些“怪異”的皇帝。
“以人為本,民為重,此人還真是這么做的,我等士人,無不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為己任,可惜以前嘴上說的雖然是這些,實際上還是為了那虛頭巴腦的榮耀以及幾畝田的優免,與皇帝相比起來,真是天壤之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