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如意算盤是,劉希堯能守住自然是好,守不住的話,若是與瀚海軍大戰幾場,也能延緩彼等的進攻。
一枚棄子。
這便是劉希堯的角色。
當然了,劉希堯居中,右邊是對大順國忠心耿耿的辛思孝,右邊是十八騎之一的任繼光,他也只能像辛思孝、任繼光一樣忠心耿耿。
這不,身在開封城的任繼光很快就接到了李自成的命令。
“相機南下汝寧府”
這個命令,身為河南節度使的劉希堯沒有接到,陜州鎮守使辛思孝也沒接到,若是辛思孝得知還有這么一出,他估計會當場噴出一口老血。
話不多說,殘破的開封城里,原本周王的府邸里,一位不到三十歲的高大漢子正在一座大殿里走來走去。
只見他身形高瘦,顴骨高聳,雙頰深陷,面色微黑,一雙骨棱棱的大手,左手緊握著一把以前闖營里常用的大刀,那種大刀,是李自成、劉宗敏二人經過實戰,并總結了多年征戰經驗認為最適合義軍使用的大刀,既能用于騎戰,還能下馬不戰,他兩人還總結出一套非常實用的刀法,十八騎人人都會。
按說作為十八騎之一,還是果毅將軍,任繼光的名聲雖然沒有他哥哥任繼榮響亮,不過也是等閑不敢小覷之人,這樣的親信,接到大順國皇帝陛下的命令后應該全力準備南下事宜才是,不過現在的他竟然猶豫起來了。
李巖主政河南的這三年里,他在政務上、軍務上的能耐有目共睹,且并沒有顯露出要獨立于大順單干的意思,若是想要結交大夏國,以前在北京時就不會跟著南下了。
走著走著,他又想起了以前在湖北時,李自成誅殺羅汝才、賀一龍的事情,那時,由于羅、賀兩部勢大,闖營想要安安穩穩融合兩部,最簡單的法子自然是殺了兩人,不過眼下形勢完全不同,正是用人之時,為何草率地將李巖殺了,何況還連帶殺了藺養成?
“肯定是牛金星那廝使的壞!”
作為長期跟著李自成闖蕩天下的他不敢隨意中傷老頭領,他也不愿意去中傷,于是便走上了“皇上身邊必有奸臣”的老路。
就在昨日,他也收到了大夏國的一封密信,自然是讓他棄暗投明的事,但自從發生了李巖、藺養成之事后,他可不敢投降了,一來他的家眷都在西安,二來,如果他投降了,他的哥哥任繼光肯定就危險了。
“唉”
最終,任繼光長嘆一聲,讓人將手下的將領叫過來,他要盡快布置撤退一事了。
而在洛陽,以前的福王府,革左五營碩果僅存的亂世王劉希堯剛剛發出一條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