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大船的出現,只有一個可能。
大夏人的戰艦!
當黃蜚的克里米亞分艦隊成立后,自然不會讓他們在平均水深只有十米的亞速海窩著,他們的雨燕號也曾深入到黑海來探索,由于他們奇快無比的速度,他們巡弋的范圍遍及整個黑海,以雨燕號攜帶煤炭的補給能力,在兩臺機器全開的情形下,一天要消耗煤炭十噸,雨燕號能夠儲存煤炭一百噸,便只能消耗十日。
但雨燕號的速度乃眾艦之冠,時速多半能保持在三十公里以上,于是一天一夜就能行駛七百公里,十日便是七千公里了,當然了,途中若是遇到敵情還要額外消耗煤炭,事實上她的有效航程是五千公里,五千公里,在這個世界上可以補給的地方就太多了。
至于淡水的補給,只要有陸地的地方都能補給,雨燕號上還有小船,可以不需要港口也能上岸尋找水源,故此能不受限地多次補給。
至于在像途中沒有陸地的太平洋上,只能通過信天翁來補給了。
從亞速海的新天津港出發,穿過刻赤海峽進入黑海,沿著此海東海岸線南下航行一圈,從其西海岸回到羅馬尼亞的康斯坦察航程大約是四千五百公里,回到烏克蘭的敖德薩正好是五千公里。
所以,黑海,可以說是在瀚海軍雨燕號的單程巡弋范圍內,在康斯坦察或者敖德薩補給完畢后又能或直航,或貼著海岸線行駛回到亞速海。
格魯吉亞波季港的戈查、卡法城的阿布拉爾都見過雨燕號,但從未在如此漆黑又下著大雨的海面上見到。
一見到兩艘大夏**艦,戈查、阿布拉爾兩人的反應又不同。
戈查是東正教徒,而羅馬尼亞、烏克蘭這樣的東正教國家都是在大夏國的扶持下建起來的,而明斯克大公國根本就是大夏國自己的東正教國家,在戈查的眼里,大夏國至少對東正教國家沒有仇怨才是(俄羅斯也是東正教國家,還自稱是東正教的正統,但這就不是偏隅于高加索山南麓的格魯吉亞人戈查所能了解的),于是他便指揮船只向雨燕號靠攏。
而在阿布拉爾的船上,阿布拉爾痛苦地閉上了眼睛。
“他們為何來到這里?難道是從亞速海里出來巡航準備返程的大夏戰艦?但無論如何,由于大夏人的出現,我想要追上奴隸船就完全不行了!”
“可惡的大夏人!”
一剎那,陳子云對突然出現的槳帆船也是大吃一驚,他還暗自慶幸“幸好是自己親自帶隊,否則,沒準還會吃虧”
心念百轉,他立即讓正在主桅桿上瞭望的水手用信號燈召喚后面十里的大部隊趕緊跟上來,就在一艘雨燕號正在打信號燈時,另一艘雨燕號已經圍著一前一后四艘槳帆船轉了一圈。
“四艘槳帆船,前面那艘還向我軍打出了白旗,而后面那三艘掛著奧斯曼人的旗幟,多半是他們正在追擊叛逃的船只,怎么辦?”
陳子云最終還是接納了戈查,因為此時,戈查冒著被風浪卷入海海底的危險駕著小船來到了陳子云的雨燕號上。
當兩人都用突厥語手忙腳亂溝通一番后,陳子云心中暗生一計。
“既然是卡法城的敵人追到了這里,如果我軍將這三艘槳帆船俘虜,不久可以冒充他們誑開卡法城?”
于是,他讓人用繩索將戈查的槳帆船綁在自己的雨燕號上,而讓另一艘雨燕號緊緊跟著正在離去的槳帆船。
在此時,黑夜、大風浪的黑海上,有著長長船槳的槳帆船的速度非常慢,雨燕號可以好整以暇地圍著他轉,沒多時,陳子云的大部隊趕到了,并將阿布拉爾的三艘槳帆船圍了起來。
此時,風勢雨勢也來到了最大,三艘槳帆船在波濤上上下起伏著,似乎隨時都有傾覆的危險,阿布拉爾見狀,知道今日已經不能善罷甘休了,而對方突然出現的大隊船只也顯示了他們并不是從刻赤海峽過來的。
而在克里米亞半島的西海岸一帶從來沒有聽說過大夏人還有艦隊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