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曾經有大量的哥薩克騎兵突入到這一帶,不過最終他們都消失了,以哥薩克的強悍,若是人數超過五千,還都是擁有火器的騎兵,在大夏國沒有出現之前,幾乎是一支不可戰勝的力量,但他們還是被烏茲別克人全殲了,這也是該國遲至十九世紀才被沙俄帝國統治的關鍵原因。
當然了,眼下的大汗阿布勒哈孜是一個精通突厥、波斯文字的學者型統治者,除了大力扶持烏茲別克人,打壓土庫曼人,剩下來的大政還是很合理的,在他的國內,依托阿姆河,在關鍵地方修建了大型城堡,城堡里利用自己打制的魯密銃進行守衛,而在咸海南部、玉龍杰赤、希瓦三地各有一萬常備騎兵存在,以希瓦人的強悍,足夠守衛綠洲地帶了。
因為若是有敵人想要侵入此地,必須先要跨越漫長的大沙漠,等你達到此處后早就筋疲力盡。
玉龍杰赤,既是阿努沙的領地,還是那一萬常備軍的駐地,這一萬騎兵都是來自有著弘吉剌、欽察血統的部族,在汗國里處于上層。
汗國帶有明顯的中世紀突厥貴族的色彩,常備軍的騎兵從高級將領到百夫長都是擁有牧戶和農戶的貴族,很有些像以前被大唐時代的薩珊帝國。
阿努沙,歷史上也是希瓦汗國有名的汗王,眼下卻不到三十歲,與他父親一樣,他精通波斯語、突厥語,還曾到伊斯坦布爾留學,精通神學、機械制造,由于他的弟弟們都很年幼,年長的子女只有他一人,接替阿布勒哈孜的汗位也只是時間問題。
在臨近暮年時,大汗阿布勒哈孜都躲在希瓦汗宮抄寫經書,日夜祈禱,就跟哈薩克汗國前任大汗葉斯木汗一樣,故此,汗國的日常事務實際上操控在阿努沙手里。
玉龍杰赤,實際上是希瓦汗國的第二中心。
在成為大夏國的屬國之后,玉龍杰赤的地位就愈發突出了。
這是因為,若是沒有大夏國的出現,在阿布勒哈孜、阿努沙父子的治理下汗國愈發強大,向東可以與哈薩克汗國掰掰手腕,向南,他們幾乎將布哈拉-撒馬爾罕一帶當成了打草谷的對象,至于波斯人占據的阿什哈巴德-馬雷一帶,在他們的眼中,不過是布哈拉-撒馬爾罕的備胎罷了。
輪番搶劫這兩個地方,作為本國物資、人口的補充,就像歷史上的克里米亞汗國那樣,在十七十八世紀、在希瓦汗國屢見不鮮。
夏季的玉龍杰赤,在偌大的汗宮里,泡在大浴室的阿努沙有些躊躇。
他接到了阿布勒哈孜的命令,就在玉龍杰赤附近接待一位神秘人物。
這位神秘人物究竟是誰阿努沙自然知曉,不過他也明白若是此事泄漏出去的后果。
二十九歲年紀的阿努沙已經是一個滿臉大胡子的中年漢子了,在他的汗宮里,他同樣有四位正妻,就是來自上述那四大部落,小妾無數,這些妻妾都是在他十五歲那年陸陸續續開始娶的,眼下不到三十歲的他膝下的兒女已經有一大堆了。
若是沒有大夏國,十七世紀的俄羅斯還很虛弱,周圍的哈薩克又有準噶爾這個大敵,波斯人又遠隔著沙漠,希瓦人的日子還是很好過的,綠洲地帶有充足的糧食和牧草,時不時還能帶著精騎南下劫掠,這日子不用太爽。
沒有大夏國,他阿努沙將會是他父親的加強版,既精通天方教教義,又精通突厥、波斯文字,還擅長軍略,他打下的疆域將是后世烏茲別克斯坦的核心部分,但這一切在大夏國出現后發生了變化。
希瓦汗國加入大夏國聯盟已經有一段時間了,作為年輕的王子,經常行走于臨潢府、克里米亞一帶的他自然知曉大夏國的強大,但他的父親阿布勒哈孜卻不是這樣。
阿布勒哈孜在他的晚年幾乎住在天方寺里,日夜抄寫經書、祈禱不停,為自己的身后上天堂的事費勁了心思,自然也對天方教的教義篤信、虔誠無比,當他慢慢了解到大夏國是一個原本在他的腦海里是一個像以前蒙古人那樣的信奉薩滿教國度,漸漸到現在的四不像國度后,這內心的心思就有些變化了。
前不久他去了一趟奧斯曼帝國控制下的勝地麥加,在那里他遇到了奧斯曼帝國的大維齊爾老寇普洛魯,到了那里他才知道,除了他,還有來自波斯、蒙兀兒汗國的一些顯要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