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克烈很快就到了縣城。
在縣城的后面,靠近肯套山山坡的地方有一個大軍營,那里能夠容納三千人同時受訓,肯套縣,除了阿爾根部,還有從林中遷過來的阿金阿部落。
阿金阿,就是以前在赤塔因為自己的妹妹被赤塔省按察使、端肅郡王孫秀林庶長子孫德舜瞧上后忐忑不安,準備用虎皮來換取孫德舜放過自己妹妹的鄂倫春小部落哈拉達。
自從太子殿下救了他,還將孫德舜罷黜,并押到宗人府圈禁起來后,阿金阿覺得這輩子跟博格達汗父子分不開了。
當理藩院再一次號召林中部落遷到更為廣袤的安西之后,阿金阿自然知曉這其中的意味是什么——陛下出自索倫十一部,皇后又是鄂倫春部落的,占據安西廣袤地帶后,自然需要自家部落的人看護著。
他這個部落只有三百戶,不過得知他自告奮勇前往安西后,尼堪也是非常欣慰,他從依琳卡出發后,沿著大夏馳道一路走一路有更多的索倫部落加入進來,等他抵達定遠府后,他的手下已經有了上千的索倫牧戶,當然了,大部分都是從更北的林中并過來的。
之后他被分配到大夏國剛剛拿下不久的錫爾河流域,整個錫爾河流域,從突厥斯坦開始,下游都是他阿金阿的管轄范圍,上游則是另外一位索倫哈拉達,也就是太子殿下在風雪古道遇到的那位能夠殺死猛虎的大漢額碩。
阿金阿管轄從突厥斯坦到奇姆肯特、怛邏斯一帶的博格拉牧戶,別的不說,就這一帶的博格拉牧戶就有上萬戶,若是加上其它依舊依附于以前比官的牧戶,總計兩萬戶還是有的。
再加上楚河流域,巴爾喀什湖以西、以北的博格拉部、中玉茲諸部,牧戶總數肯定在五萬戶以上,阿金阿要從這五萬戶中征調一萬兩千民兵,也就是以前的部族騎兵,加上正在輪值的三千騎兵,總計一萬五千騎,在肯套縣匯聚后,再按照博格拉部副汗額騰翼的命令分駐各處。
像這種調集,在大夏國并不常見,因為大夏國征集民兵,除了武器、戰馬自帶,糧草都由官府供給,若是時間長了,這壓力非同小可。
不過這一次阿克烈并沒有得到匯聚時間到底多長的訊息。
與阿克烈一樣,阿金阿今年也是四十歲。
他帶著正在值守的三千來自博格拉以及各部的民兵正在巡視陸續到來的各部民兵。
與阿克烈不同,負責博格拉部、非博格拉部加在一起有五萬戶的阿金阿眼下真實的地位非常之高,聽說實際上已經與瀚海軍軍團司令平齊了。
而在幾年之前,他還是一個雖然出自索倫諸部,但在孫德舜面前還是一個戰戰兢兢的普通哈拉達,時也命也,誰也說不清。
當然了,他與額碩都是瀚海軍的退伍老兵,這是他們能當上博格拉部管事人的先決條件之一。
阿克烈北上時,他也沒閑著,雖然管事的并沒有明說阿爾根部是由誰來負責,不過作為年紀最大,威望也勉強稱得上最高的阿克烈自動承擔了這一責任,在他的招呼下,等他來到肯套縣城時,他身邊已經匯集了最小的不過十八歲,最大的就是他、參差不齊的三百騎。
阿爾根部崇尚黑色,故此,阿克烈帶著的三百騎不約而同都騎著黑色的高頭大馬,加上他們在當民兵發下來的軍帽上別著的白色的鷹羽,一看就是阿爾根部落的人。
阿金阿身邊也跟著一個人,正是他的長子,今年也才十八歲,他資質平平,小中學堂畢業后便跟著他父親在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