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如此龐大的艦隊,在南海、印度洋完全沒有對手,何況艦隊為了保守秘密,并沒有貼著大陸海岸線行駛。
其實以大夏國戰艦的速度,就算有歐洲船只知曉了,他們想要超過孫佳績去歐洲通風報信也做不到,眼下速度最快的荷蘭人,從巴達維亞出發,繞過南部非洲回到歐洲,最快也要半年,而大夏國的戰艦從廣州出發,最慢三個月也到歐洲了。
拿下拉各斯港后,帝國南非省的人員過來對以前葡萄牙人的簡易港口進行了重新修建,眼下的拉各斯港是一處擁有方圓一里的小堡以及兩里長港口的中等港口,完全停得下這么多的船只,當然了,最多也只能停下這么多船只。
與大夏國所有的城堡一樣,城中有一座最高的塔形建筑物,拉各斯這里的是一座磚瓦結合木板的七層佛塔,當然了,他同時兼任著燈塔與瞭望臺的作用。
眼下在塔樓的最頂上,孫佳績與幾人正在那里端著望遠鏡眺望。
連續幾天的大雨,讓空氣中似乎充滿了厚厚的水汽,雖然天放晴了,依舊能切身體會到濕漉漉的感覺,以及帶著濃郁咸濕海水的味道。
孫佳績原本是東江鎮一個普通水師把總,毛文龍死后,跟隨一部分東江鎮士卒來到了朝鮮,機緣巧合之下竟成了大夏國的海軍一把手,其實若是沒有大夏國接近準現代理念的海軍歷練,還是像以前一樣的話,孫佳績不會比黃蜚、沈志祥、吳志葵等明軍水師將領更強,泯然眾人矣將是他的必然結局。
可誰讓他是最早加入到瀚海軍里面,并成了瀚海軍水師里少數有“專業”經驗的人呢?
時也命也,概莫如是。
在他的身邊,分別站著兩員大將,他們是新洲際艦隊兩支加強版分艦隊的司令,一位是柳川靜云的義子柳川憶興,一位則是前明軍水師大將吳志葵。
柳川憶興今年三十四歲,而吳志葵已經四十九歲了。
柳川憶興能從海參崴、金州、瀛洲三所海軍學校大量畢業生里脫穎而出,靠的是作為日本人,卻比大夏本土人還高的忠誠獲得了尼堪的青睞,實際上與柳川憶興一起的有著不錯履歷的出身日本切支丹教徒的還有好幾位,比如同樣是柳川靜云徒弟的立花次郎,但沉靜、大氣的柳川憶興還是脫穎而出。
而吳志葵作為在歷史上在南明的水師“四杰”之一(其余三位分別是黃蜚、魯之玙、翁之琪),靠的也不是比黃蜚等高人一等的能力,這幾位都是大明武舉出身,差不到哪里去,但吳志葵卻是很早就結識了大夏國皇帝的人。
吳志葵就是跟著顧炎武、朱舜水脫離許都后在落基山中準備打造他們心目中的“理想國”的其中一人,當然了,眼下的理想國自然不存在了,朱舜水、顧炎武都投入到大夏國懷抱。
故此,機遇是很重要的。
在這二人的身后,就是二十八歲,同為落基山“寧波四友”的夏完淳了。
說起這夏完淳,在明國滅亡之后并沒有像歷史上那樣奮戰到底,而是選擇加入到大夏國的行列,這也算是他去了美洲一趟后的意外結果吧。
夏完淳離開落基山后,隨著明國滅亡,由于有長途海上旅行的經歷,他考入了帝國設在福州的海軍學校,二十五歲那年就高居分艦隊司令,眼下,他可是掛著少將銜的洲際艦隊錄事參軍,像他這樣的人物,文武雙全,又是科班出身,高居洲際艦隊錄事參軍大位,身上多半有皇帝陛下親自賜予的黑木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