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們公眾號每天都會發現金、點幣紅包只要關注就可以領取年末最后一次福利請大家抓住機會公眾號[書友大本營]
南美洲的東方港(里奧格蘭德港),利用巴西紅木造船;
北美洲東海岸的巴爾的摩港,利用東海岸橡樹造船。
這些地方港口附近就有唾手可得的能夠用于造船的樹木,而不像中國大陸,無論是金州,還是廣州,造船所用的材料極度缺乏,當然了,如果將就用松木、杉木造船自然還有大量可用的樹木,但若是建造耐水、耐火的戰艦則需要用上以上那些木材了。
這也是疆域廣袤的大夏國才有這種得天獨厚的條件,在十七世紀中葉放在任何一個國家頭上,就算是海上霸主荷蘭人、英國人、西班牙人,想要打造合適的戰艦,那需要的時間就多了去了。
南北綿延兩千多里的錫霍特山,本是滿洲人的寶藏之山,可惜在歷史上他們沒守住,眼下到了大夏國手里,自然不會讓他輕易失去,別的不說,佛林港北面的佛林河兩百里左右密密匝匝的優質柞木、櫸木、水曲柳就足夠大夏國用上幾十年,若是算上整個錫霍特山,在以大夏國目前的采伐水平下,完全可以用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來形容。
于此相對應的,巴西紅木、加州紅木、東海岸橡樹也還是資源非常豐富的時候,英國人進入工業時代后才將東海岸的橡樹林消耗殆盡,但東海岸消耗完了,則還有同樣綿延幾千里的阿巴拉契亞山脈,那里的林木資源同樣豐富。
拿下明國長江以南土地后,帝國收獲了明國設在南京、寧波、江陰、溫州、福州、廈門、廣州等地的造船工匠十幾萬人了,在各地擴建船坊完全沒有問題。
到了東興九年(1659年)的秋末,大夏國佛林港出產的洲際艦隊編制又有了新的變化:
處于制霸歐洲的考慮,洲際艦隊的規模進一步加強了。
旗艦大鵬號已經由原來的一艘變為兩艘;
原來的分艦隊旗艦金雕號則升級為四艘;
主力戰艦游隼號升級為十六艘;
用于偵查、通報,察打一體的雨燕號則由以前的六艘增加到十二艘;
對于上述戰艦進行補給,本身也有一定防御能力的信天翁同樣由六艘增加到十二艘。
這樣一來,整個洲際艦隊的艦只數目就擴大到四十六艘,若是分成兩個分艦隊,則每一個分艦隊就有二十三艘的力量,戰力大約是以前老式分艦隊的三倍。
與此同時,不算隨同艦隊出發的信天翁,單單整個洲際艦隊就可以裝載兩個旅的海軍陸戰隊以及兩個半以步軍為主的軍團。
當然了,眼下的孫佳績帶領的艦隊只裝載了一個以步軍為主的軍團,如此龐大的艦隊,除了在以雅安為大汗的印度汗國送給大夏國的卡拉奇港卸下一個團的海軍陸戰隊以及相關人員在那里進行港口建設外,一路上,無論是海軍陸戰隊,還是隨船的步軍軍團,都沒有表現自己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