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王室的公主,卡塔麗娜讀過書,會讀寫葡萄牙、西班牙、拉丁三種文字,當她在里斯本的時候,她的書房曾有藏書一千本,她來到大夏國后,自己除了路易莎太后送給她的陪嫁,她自己攜帶的物品就是這一千本書。
基于以上原因,葡萄牙人準備給他們鐘愛的公主出一本傳記。
記者在宮里跟著卡塔麗娜一起住了半個月,直到秋天結束,每一日,都是在這棵最大的紅葉樹下以對話的方式進行采訪的,自然是由卡塔麗娜回憶,記者記錄。
“一開始,我是強烈反對的,還準備一死了之,那幾日,在里斯本的王宮里,我是在極度憤怒、恐懼和無助中度過的,直到那人的到來”
“是誰?沒聽說皇帝陛下來過里斯本”
“自然不是尼堪,而是他的手下,那位在柯尼斯堡聞名整個宗教圈的大主教約瑟夫.戈爾,對了,他的漢名叫戈仲文,他來自一個中國的天文世家,在這個古老國度,他們早就學會了觀察星象,并擁有一整套利用星象的變化來解釋人世間不尋常事件的方法”
“當然了,大夏國取代大明成為中國的主宰后,這一切都變了,天文學成了一門自然科學”
“戈仲文用他流利的拉丁文說服了我……”
“他是怎么辦到的?”
“一言難盡,他雖然長著東方面孔,但學識淵博,風度翩翩,渾身上下散發著無盡的魅力,何況他當時帶著克里斯蒂娜,你知道的,她是瑞典王國前女王,有克里斯蒂娜在,約瑟夫的講述自然就帶上了幾分可信”
“懷著忐忑的心情,我登上了停靠在里斯本港口的一艘巨大的不需要船帆也能行動自如的船只,上帝啊,請原諒我的失態,當我剛剛見到那艘大船時,我不禁驚呆了”
“那艘大船當時裝扮的非常華麗,估計是大夏人為了迎接我專門安排的,整個船尾倉都給我騰了出來,當然了,克里斯蒂娜一直陪著我”
“船只并沒有選擇大西洋航線,也就是從里斯本出發,貼著大西洋西岸北上抵達大夏人在歐洲的據點柯尼斯堡,而是徑直向東進入地中海,然后一直向東,中途只在克里特島上大夏人另外一個據點伊拉克利翁停歇了一日”
“然后船隊駛入了愛琴海,從那時開始,奧斯曼人的艦隊就一直尾隨著我們,事后我才知道,大夏人為了迎接我,專門派了一支老式分艦隊跟著,就是這一支老式分艦隊,也讓奧斯曼人緊張萬分”
“當時船上的艦長安慰我,說在幾次與奧斯曼人的大戰結束后,大夏國與奧斯曼帝國已經簽訂了大夏人的船只可以自由航行在奧斯曼海峽上的協定,無非是當船只進入海峽后,只能行駛在中間而已,而大夏國是這個世界上唯一從奧斯曼人那里得到這個便利的國家,其它國家的船只想要通過奧斯曼海峽,只能使用在君士坦丁堡注冊過的商船才行”
(君士坦丁堡,在作為天主教徒的卡塔麗娜眼里,伊斯坦布爾一直叫君士坦丁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