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里斯本出發到目的地,大夏人從克里米亞汗國那里得到的新天津港,我想你已經知道了就在北京的東邊不遠處,有一個臨海的大港,就叫天津,在中國,皇帝又叫天子,天津,就是皇帝的渡口,新天津原名馬里烏波爾,后來被大夏人改成現在的名字”
“這之間全程超過五千公里,若還是時下歐洲人的商船,就算是速度最快的快船,也要一個月才能抵達,就這樣還要祈禱沒有大風浪,以及能夠順利越過奧斯曼海峽,但大夏人的船只,哦,我乘坐的那艘大船他們叫做信天翁,十天時間就到了”
“過奧斯曼海峽時,前后都有大批的奧斯曼槳帆船,看起來他們還是很緊張的,不過并沒有做出令人不安的舉動,我們順利越過的海峽進入到黑海”
“進入黑海后,船隊沒有停歇,一直航行到刻赤城,在那里補充了一些煤炭和淡水后船隊繼續向北航行,進到亞速海后,半日就抵達了新天津”
“到了這里,建筑物就與之前我說見到的大不一樣,那里的建筑物與你現在看到的差不多”
“在那里,我遇到了大夏國的克里米亞總督,一位來自尼堪以前部落的堂弟,還有一位風度翩翩的中年人,那人約莫四十多歲,但看起來似乎不到三十歲,長相俊美,聲音細柔,事后我才知道,在中國,皇室大量使用了太監,就跟天方教世界一樣”
“此人是尼堪的親信,見到他后,無論是尼堪的堂弟,還是艦隊的指揮官都好像有些畏懼的樣子,不過此人對我還是非常客氣的”
“在新天津,有一處專門為尼堪準備的居所,他們叫做行宮,我在那里住了三日,從船上的顛簸里恢復過來后便坐上了火車”
“是的,親愛的阿麗亞,如今在整個歐洲,大夏人有兩樣東西讓他們向往無比,一個就是能夠推動船只航行的東西,一個就是能夠拉動一大串車廂前進的火車,我離開里斯本之前,聽我母親說過,在法國的里昂,已經有人造出了類似于大夏國的神秘機器,可以在采礦時將深處地下十幾米的積水抽上來,但他們的機器并不穩定,能夠堅持運轉一個小時就不錯了”
“后來我才知道,想要建造這樣的機器,原理、材料、潤滑、煤炭、淡水、大量的備品備件缺一不可,沒有這些支撐,想要造出并大規模使用的機器純屬癡心妄想”
“我見到那火車,火車車廂大約有十節,其中有一節專門裝著煤炭、淡水和備品備件,有一節則是專門騰出來給我使用的,當然了,時候我才知道,這樣的車廂只有尼堪或者王子出行時才能使用”
“車廂大約有二十五米,里面隔出了臥室、廁所、餐廳、會客室,車窗都蒙上了玻璃,掛著窗紗,我仔細計算過,這火車跑起來后,每隔一百公里就需要停下來加煤加水,但就是這樣,每日的速度大致與船只差不多,都在五百公里左右,這在歐洲是不可想象的,五百公里,大致是從葡萄牙最北邊的波爾圖到最南邊法魯的距離,葡萄牙當時在大城之間只有可憐的土路,還只能并行兩輛馬車,馬車只能在白日行駛”
“若是從里斯本去波爾圖,從陸地上走的話,沒有人坐馬車去,一來費時太久,二來顛簸的厲害,大多數會采取坐船的方式,親愛的阿麗亞,你肯定做過大夏國的馬車,那種在鄉間的道路上跑著雖然顛簸也不會覺得難受的馬車,那是因為他們早就在馬車上大量使用了彈簧所致”
“而在眼下的歐洲,彈簧還沒有大量使用”
“就這樣走走停停,一路上,迥異于歐洲風格的建筑物不時閃現,過了一日后就要下車了,因為那時的大夏國只將鐵道修到察里津,從這里開始我等就要轉乘四輪馬車了,沿著一條兩側都是樹木花草、可以并排行駛三輛馬車平坦、寬闊的大道上行駛,直到臨潢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