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三岔口的時候,發現有人家已經出攤了,而且攤子上已經有附近的工人過來吃早點的了,這一切都預示著新年馬上就要結束了,大家都慢慢的恢復到了正常的生活。
現在路上的人也滿多的,很多都是出去打工的青年,當然了邊家村現在幾乎沒有人出去打工了,就算是有也是在外定居了的。
這一路上,邊瑞都是貼著邊走的,因為馬路已經被這些出來的車子給占住了主道。
來到了養牛場,看了一圈之后邊瑞發現這里已經提前實現了正常運作,所有的牛在天蒙蒙亮的時候都被趕出了牛棚,這樣讓所有的牛都在雪地里覓食,一是提高牛的活動量,二是為了讓它們能更好的適應新的環境。
“老板!”
邊瑞看到騎在馬背上的一隊員工,來到了自己面前,于是笑著和他們打了招呼。
”怎么樣晚上需要加多少料?”邊瑞問道。
“現在好一些了,您另看這雪下的草還像是干的,但是其根子已經開始泛綠了,草莖里已經有了養料,等著天氣一返暖,咱們這場子里啊,立刻就是綠草漫山,再過半個月那不光是綠草,野花都能長滿了谷。要不這樣,咱們今年開放賣票,市里肯定不少人過來看野花,還有踏青”一個工人笑瞇瞇的說道。
邊瑞聽了搖了一下腦袋:“算了吧,賣的那點錢還不夠咱們買草喂牛的呢”。
踏青這對于一個需要游客的地方,或者是采摘園來說那是好事,但是對于養牛場來說那根本就是災難,幾數游客涌進來,就算是再小心這牧草也得被踩的七零八落的,今年邊瑞都不想渡假村的游客進來了,更何況外面的游客,而且邊瑞現在根本也不缺錢了,以現在邊瑞賣料子的速度,半年后邊瑞又得想著如何花錢了。
“肯定不能這么搞嘛,那得踩壞了多少草,就算是游客再著小心,除非不帶腳過來,要不然對咱們都不合算”另外一個工個也笑著反對這事。
“行了,不提這事了,現在的工作量輕一些了吧?”邊瑞笑道。
“那肯定輕一些了,現在加子二十多號人呢,不過馬上就不輕松了,咱們牧場的第一頭小牛犢子估計也就是十來天的事情了”。
說到小牛犢子這些漢子臉上都洋溢起了興奮的笑容,現在養牛場的里的牛都是買來的,而且以母牛居多,現在這一批小牛犢子產下來,那才是真正的自家場里養出來的小牛。
現在這養牛場里幾乎都是外國牛種的母牛,但是小牛卻都是本地牛種,胚胎移植培育出來的,當然了,小牛產下來母牛還是不能買的,因為它們得繼續生小牛,最少四五年后這些母牛才會被賣掉。到時候養牛場的經營才能說是上了正軌,那個時候養牛場主要生產就是本地的黃牛,外加一少部分引進的奶牛。
這都是按著計劃一步一步來的。
騎著馬繞了一圈,邊瑞發現自己得去接老丈人去了,于是回到了辦公室把馬放進了馬廄,然后由老馬開車,奔著市高鐵的站而去。
接人挺順利的,到了點兒老兩口帶著顏嵐的小侄女便從出口走了出來,邊瑞和老馬迎上去接過了大包小包放到了車后廂,大家一邊說著過年的事開開心心的回村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