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宇電腦公司除了改為IBM個人電腦公司,歸屬于IBM位于亞特蘭大的系統集成中心之外,原有運作模式不變,其首席執行官查爾斯·唐迪進入IBM管理委員會,其創辦人大衛高進入IBM董事會。
整個收購在今年圣誕節之前完成,IBM對這項操作的預期是,公司以最快的速度進入新的業務領域,營業收入加快增長。
IBM計劃發行十五億美元的企業債券。
……
對于IBM這個大手筆的操作,華爾街免不了一番意外和吃驚,因為除了為環宇電腦公司估值的高盛之外,各大投資銀行毫不知情,由此可見IBM的行動如何果決了。
環宇電腦公司找高盛估值,自然是為了在米國股市掛牌上市做準備,現在被IBM收購了,掛牌上市也就隨著擱置了。
如果環宇電腦公司真的在米國股市掛牌上市,那它將是第一家掛牌上市的個人電腦公司。因此,圍繞著環宇電腦公司的很多事情沒有先例可循。再加上環宇電腦公司背靠財力雄厚的高氏財團,在資金、債務等等方面,和蘋果電腦公司這種從車庫搬出來的創業公司幾乎沒有可比性,華爾街想要判斷IBM花的四十億美元,到底值不值,一時之間還真無法形成一致結論。
十多年前,IBM耗資五十億美元,研發成功的System/360,幫助IBM成為大型計算機市場的霸主。
如今,IBM狂砸四十億美元,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進入方興未艾的個人電腦行業,又能給IBM帶來什么呢?
一致結論沒有形成不要緊,先看股市反應吧。
原本萎靡不振的IBM股票緩慢上漲,整體市值從之前的三百多億美元,來到了四百億美元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為IBM個人電腦提供十六位微處理器和半導體存儲器的英特爾,年銷售額有望達到八億美元,進而股價大漲。
與之對應的是,IBM個人電腦市場反映良好,發布之后,一千多臺隨帶著功能完善的軟件套裝的產品,交付給早就預訂了的企業用戶。
IBM個人電腦公司首席執行官查爾斯·唐迪表示,正和英特爾、Zilog兩家微處理器供應商協同,在現有十六位微處理器基礎上,推出減少了數據總線等部件的廉價微處理器,進而制造出比目前售價五千美元起的IBM個人電腦便宜至少兩千美元的產品,以更好地滿足家庭、學生等群體,并取代前三代的產品。
當然了,信心滿滿的查爾斯·唐迪,也給出了清晰的目標,即明年IBM個人電腦的年銷售量達到三十萬臺。
這些現象似乎都在說明,IBM的收購行動走在正確的道路上。
另外,IBM將個人電腦業務歸屬于亞特蘭大的系統集成中心,也表明了IBM已經深思熟慮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