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學院此時已經亂成了一片。
他們真的是后知后覺,直到校領導親自跟江院長談話,他們才知道被他們視為囊中物的蘇寒已經選擇參軍,而且已經走完了體檢的流程。
這個時候想要找蘇寒讓他反悔已經來不及了。
丁副院長這時候才明白,原來當日老宋找他不是為了給社會上某家企業當說客。
院領導是真的想發火,可一肚子火偏偏又不知道該向誰發。
沖蘇寒嗎?可是他們誰都沒有跟蘇寒稍微透露哪怕一點希望他留校的口風。至于向武裝部?征兵是國家政策,人家也是在正常履行職能。
機械學院的亂更直觀地表現在專門為蘇寒準備的考試和畢業答辯上。
武裝部進行公示的這段時間,也是他們對蘇寒的論文進行驗證的時間。
正因為特事特辦,所以這場專門為一個人準備的畢業答辯就比平日更多了幾分嚴謹。
查閱資料,驗證數據,證實結論,一應內容反復論證。是以蘇寒答辯的當天,圍觀的學生們就發現了特別詭異的一點——答辯老師和蘇寒全程對話都不曾看過論文內容,只有黑板上擦了又寫寫了又擦的圖像和數據證明這是一場畢業答辯。
所以這場答辯后,蘇寒理所應當地得到了優秀的評價。
而交大的校園內,從此流傳出這樣一個共識——不想死,就別申請提前畢業。
蘇寒當然不知道自己的遭遇會創造這樣一條共識。
因為此時此刻他已經坐上北上的列車。
并不是專門用于運兵的專列,也不是他一個人。
交大的風云或許只被他一人攪動,但其他學校的征兵工作卻并沒有交大那么冷清。
在那座十三朝古都所在的城市,一共有四十余名大學生被批準入伍,此時他們正集中坐在一節車廂里,被兩位來自S集團軍的接兵骨干陪同著。
比起地方征兵入伍的小年輕們,這些人早已經歷了離開家鄉的感覺,難受和哭泣已經成了過去式,新鮮和好奇則是進行時。
“同學,你是哪個學校的,敢問高姓大名?”
坐在蘇寒身邊的男生一臉興奮,看著手握書本的蘇寒,眼神里多少有些譏誚。
上車后短短十分鐘,他已經清楚地了解了前后座的姓名年齡學校以及去處。蘇寒是最后一個他想要了解的對象,因為在此之前,蘇寒一直盯著書本不曾理會過那么活躍的他。
這輛車上的所有人都帶著傲氣。
即使蘇寒也不會例外。
只是有些人將傲氣埋進骨子里,有些人將傲氣浮于表面。
蘇寒的行為被他解讀為過早的表現,根據他的猜測,這節車廂里兩個接兵骨干所在的部隊,必然有一個是蘇寒的去處。
“蘇寒,交大的。你呢?”
蘇寒的目光從書上移開,很認真地側過頭看著對方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