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咱們去瞧瞧,然后再提前去驛站等許文祖。”
…………
難民的隊伍不算很龐大,但也絕對算不上小了,道路兩側,都是難民的身影,初步估算,足足有好幾千人。
鄭凡坐在馬背上,在其身側,是瞎子北和薛三。
許是因為上次鄭凡玩嗨了去乾國浪了一次讓手底下的魔王們后怕不已,所以,那之后鄭凡每次出門,身邊都至少會跟著兩個人,如果把一直被鄭凡帶在身上的魔丸也算上的話,那就是三個魔王保鏢的陣容。
有一些也不知道是哪個堡的燕國騎兵正在維持著隊伍的秩序,同時也是在引領著隊伍的行進的方向。
這些難民基本小到以家庭為單位,大到以一個村子為單位地在移動,拖家帶口的,因為老弱婦孺不少的原因,所以青壯在里頭的比例,并不算很高。
薛三特意策馬過去詢問了一下情況,回來稟報道:
“主上,的確是從乾國來的,他們原本去的是南望城,但中途被重新引領分配了出去,那些騎兵是嵇退堡的人,據說是左繼遷下令,他嵇退堡接收所有的乾國難民。”
“還真的是乾國人。”鄭凡感慨道。
因為乾國一直給人的印象是:慫富慫富的。
雖然軍事實力不行,但在經濟和文化上,那可是有著相當的優勢。
所以,乾國人居然會偷渡國境線跑燕國來,這真的是讓鄭凡有些沒想到。
瞎子北察覺到了鄭凡的驚訝,道:
“主上,這也算正常,乾國富庶是富庶,但乾國因為百年前初代鎮北侯一事,本就沒有認真經營過北方三郡,外加北方三郡戍卒又多,勞役負擔又大,被壓迫得狠了后,對這些普通老百姓來說,反而不如北面的燕國更容易生活。”
燕國這邊門閥林立是林立,但這些世家門閥對自己掌控下的田戶其實還真沒那么不堪,至少,主家也會想辦法讓自己家的田戶能盡可能地生存下去,同時,在自己條件允許的前提下,也會釋放出一些經濟上乃至于政治上的利益和他們分享。
因為這些田戶,其實就是世家自己的“子民”,他們的用戶和政治影響力,包括自家的“私兵”,其實最根本的來源,還是自己土地上的田戶人口。
這有點類似于后世的那種“公家的東西不糟蹋白不糟蹋”,自家的東西卻得格外珍惜。
對于朝廷官僚來說,朝廷治下的民眾,其實和公家的財產差不多,而一旦變成自家的田戶,則就成了自己的私產,態度上肯定不同。
外加這些年燕國仗著絲綢之路的便宜,商貿發達,燕國又不像乾國那般無法真正地抽取商業稅,也因此,燕國朝廷一來本就對地方的掌控力不算很高,二來又已經從商稅上獲得了實實在在的財政補充,也就造成了燕國治下普通百姓的生存壓力,確實比其余三國,要小不少。
這也是鄭凡當初第一天來翠柳堡時對這附近民戶精神面貌的第一印象。
“就是不曉得乾國的官老爺和文人們知道這事兒后,會做何感想。”
“主上,其實這也能理解,文化這類的東西,對于底層人來說,有點過于遙遠了,他們不知道什么大道理,但知道用腳投票。
宋朝也有相似的記錄,宋朝境內的百姓主動放棄宋民的身份逃去遼國當遼國的子民。”
“燕國可不是遼國。”鄭凡提醒道。
“是,主上說的是。”
“左繼遷將這些難民都引去他的嵇退堡安置,應該是想要在許文祖上任前,盡可能地再表現表現吧。”
這些難民的出現,本身就是一種功績,證明天命和人心在燕而不在乾,許文祖人還沒上任呢,就等于是一波政績已經主動上上門來了。
但這也是幾千張嘴,每天是要吃飯的,所以有著左家在背后做財力支持的左繼遷,才敢將這些難民都引到他的嵇退堡那兒去,他來養著。
相當于左家花錢,給新任總兵許文祖養一個政績,左繼遷大概是希望許文祖能看在這件事上,對左繼遷先前在乾**事失利的過錯輕拿輕放。
“這些人,咱不要吧?”鄭凡看向瞎子北。
瞎子北搖搖頭,道:“如果全是青壯的話,咱們倒不是不能接受,但還有這么多的老弱婦孺,咱就不和他左繼遷搶表現的機會了吧。”
“對,畢竟他左繼遷的雞腿堡里雞腿管夠。”
其實,真的要算財力的話,有六皇子在背后支撐的翠柳堡,真的不怵嵇退堡。
首先,翠柳堡已經營建完成了,雖然還有一些需要修繕和完善的小細節,等開春解凍后再敲敲打打小小地縫補一下也就可以了,本身就具備著吸納人口的能力。同時,鄭凡可是清楚,自家堡寨的庫房里,不光是額外屯了一些兵甲器械,還有很豐富的糧食儲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