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就是路途遠點兒嘛,
這又算得了啥!
宣旨,代表著的是朝廷的臉面,所以他們在來到雪海關接應到雪海關的游騎后停歇了下來,一方面,讓游騎可以回去先稟報鄭凡,讓那鄭凡做好受封的準備;
另一方面,他們自己也得好好拾掇拾掇自己,清洗清洗臉,換上行囊里干凈的衣裳。
所以,當宣旨隊伍真的出現在雪海關外時,城門直接洞開,兩支盛樂騎兵列隊而出,城墻上,也站滿了兵卒。
一張香案供桌被布置好放在城門口中央,
隨即,
一身全甲的鄭將軍策馬緩緩出城。
宣旨太監舉起手中的圣旨,在其身側,則有一名年輕的禮部侍郎陪伴。
“盛樂將軍鄭凡,接旨!”
鄭凡翻身下馬,緩步上前,來到香案后面,雙手一甩披風,跪了下來。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一時間,騎在馬上的騎士將馬刀橫于身前,遵照燕軍傳統,人在馬上不行跪禮,而城墻上的守卒,則一同跪伏下來,山呼: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宣旨太監深吸一口氣,打開了圣旨,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盛樂將軍鄭凡公忠體國,屢建戰功…………”
下面,是一長串的鋪墊。
無外乎,是一種極為流程化的方式來夸贊你一遍。
這種官方辭令,就跟后世聽報告會一樣,不管什么事兒,中間這一大段,都能拿來用用,區別無非是文臣的話就加一句風骨,武將的話,則加一句血勇,年紀大的,則加一句老松,年輕的一點的,則加一個國之英才;
其余的,沒什么區別。
不過,鄭凡一直在等待著最后的一句話。
“………故此,封原盛樂將軍鄭凡為雪海關總兵,冊爵平野伯!欽此。”
雪海關總兵,
這是意料之中的事兒。
畢竟既然靖南侯開口了,鄭凡還真不相信朝廷會駁靖南侯的這個面子。
但這就直接封伯了?
這個,倒是讓鄭凡沒有想到,要知道,燕國在爵位賞賜上,可謂是極為吝嗇。
就是那些皇子,當皇子時,都是王爵,但等兄弟之中誰登基后,馬上會聯合起來上書要求撤去王爵。
也就是說,自己這個平野伯,以后再升一級,就是平野侯了。
這燕皇,還真是大氣。
“臣,謝主隆恩!”
鄭凡雙手攤開,舉過頭頂。
公公將圣旨遞送到鄭凡手中,討好似地道:
“伯爺,起了吧。”
鄭凡站起身,舉起圣旨,環顧四周;
一時間,
比之先前山呼萬歲更為熱烈數倍的吶喊聲傳來:
“參見平野伯爺!”
“參見平野伯爺!”
“參見平野伯爺!”
盛樂軍,
哦不,
以后得叫雪海軍了,
盛樂鐵騎也該改名叫雪海鐵騎了。
這支軍隊,對燕皇,對朝廷,甚至對燕國,都沒多少歸屬感,他們的忠誠,只奉獻給鄭凡。
……
入夜,
別院內鄭凡設宴,宴請了一眾軍中將領;
內座里,則只有大皇子和那位公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