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
“兒郎們都餓狠了,開干吧!”
“殺!!!!”
“殺!!!!”
……
王爺和劍圣,一同伸出筷子,想要夾那最后一塊排骨。
但可惜,在劍圣不讓的前提下,這塊排骨,自然不可能落到王爺的碗里。
沒辦法,
王爺干脆將剩下的半碗米飯,倒入盤中,將湯底刮蹭刮蹭,拿過來繼續吃。
劍圣一邊享受著最后一塊排骨一邊道:
“有句話,不知該說不該說。”
“說。”
“以雕像供人軀,本是一種尊重。”
“我知道。”
對破損的軀體,用上好的佳木以充完好,是一種對死者的尊重。
據說,曹操就對關于這般做過。
所以,在梁國國都那些權貴看來,這其實也是一種很低很低的認錯態度,并非是刻意地挑釁,事實上,他們也沒料到一場巡街,激動的百姓會對虎威伯的遺體做出這種事兒。
王爺一邊扒飯一邊道:
“接下來幾年,大概是不會打仗了,總得給這場戰事,好好地收一個尾。梁國雖說是因為國主被換,導致其背燕而投乾楚。
但實質上,還是因為這個國家的貴人們,愿意干這一遭。
我這次,就算是給整個諸夏這些人提個醒,別以為推個替死鬼上來,就能什么都推得一干二凈。
之前我在范城時,曾用年大將軍立過誓,敢犯我大燕天威者,雖遠必誅。
話喊得再響亮,也就只是聽個響,得動點兒真格的。
這世上,嘴上講道義的人,不少,但真信這個的,不多。
道義也不從不在誰聲音高,而在于誰刀子更亮。
楚國的貴族,乾國的將主,還有那些山越啊、土人啊、北羌人啊,還有這些小國們,這些零零碎碎的。
等再過個幾年,
燕國休養生息過來,
真要開啟統一大戰時,
這場血,能讓他們在做抉擇時,心里,多掂量掂量。
小六子曾與我說過,
蠻人,畏威而不懷德;
其實,人都一個賤樣。
仁義道德真那么有用,乾國早他娘的統一諸夏了。”
王爺拿起盤子,將最后一點包裹著湯汁的米,送入口中。
“啪!”
放下盤子,
王爺很沒形象地拍了拍肚子,
道:
“本王吃飽了,也不曉得麾下的那些兒郎們,能吃得飽不?”
說著,
王爺下了桌,
走到帥帳口,
掀開簾子,
遠處,
夕陽下,
殘陽如血!
————
今晚木有了,接下來的劇情,得花精力提前捋一捋,抱緊大家!然后,再求一下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