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我為蘅兒而來
齊明遠,今歲二十而已,卻已高中,殿試二甲頭名,今上欽點了庶吉士,入了翰林院不足三月,又由他岳丈樞密使徐天德一路保著,進了吏部去。
人都說榜下捉婿,是一段佳話,可齊明遠和徐月如,卻并不是如此。
齊明遠的老師不算有什么名望,他當年在齊家就不受人待見,上頭兄長真是從小欺負他到大的,所以他沒什么錢,連讀書都是勉勉強強。
后來春闈時,是國子監的蔣榮做了他的座師,又極看重他的人品,待到放榜,入了殿試,蔣榮便索性將他收入門下,做了關門弟子。
蔣榮原就屬于,官兒不高,也沒什么太大的實際權力,可架不住他桃李滿天下,同謝喻白的那個老師,很是有的一拼的。
而齊明遠和徐月如的婚事,就正是蔣榮牽線搭橋,促成的。
齊家為齊明遠高中,喜憂參半,乍然得知樞密使徐天德要招他為婿,更是憂心忡忡,生怕齊明遠會為兒時事轉頭報復,是以當日成婚,齊家還頗是為難過齊明遠一場。
后來還是蔣榮出面,為他撐腰出頭,齊家這才正正經經的備下聘禮,派了人入京,到徐家去下聘的。
徐月如其人簡直是大家閨秀之中的典范,在閨中時就已經聽說過齊明遠的名號,加上她本身又是京中有名的才女,對齊明遠這樣的大才子,自然傾心仰慕,后來成婚,又見他人品貴重,就連她爹每每見了,都滿口止不住的夸,她越發滿意這門婚事,也就越發對齊明遠動心。
到如今二人成婚有小半年,她雖是乍然從齊明遠早就已經亡故的母親的貼身媽媽沈氏口中得知,齊明遠竟還有一個同母異父的妹妹,卻也從沒有半分不快。
乃至于沈氏告訴他們夫婦二人,林蘅這些年在林家過的都算不上十分好,到如今,謝喻白看上了林蘅,原本這婚事若成了,她這輩子大約都不會找上門,告訴明遠,還有這么一個妹妹,可偏偏張氏又從中作梗,竟要將林蘅許配給不成器的楚家郎君時,明遠同部里告了長假,非要親自到杭州來,一定要把林蘅接去京中,從此后同林家,再沒有半點關系不可。
原本徐月如也全了一場,張氏雖然不是林蘅生母,可對林蘅也有養育之恩,盡管按照沈媽媽的說法,這些年沈媽媽在杭州生活,留意著林蘅的一點一滴,張氏對林蘅是真的不好,可林蘅畢竟吃林家的,住林家的,張氏在這些上頭,也不算苛待她。
再加上林志鴻又是她親生父親。
這趟他夫婦兩個到杭州,想三言兩語就把人接走,恐怕沒那么容易。
可是勸了兩場,齊明遠不聽,徐月如也確實心疼林蘅從小的遭遇,便隨他一道,往杭州而來。
臨行前,她還特意回了趟娘家,同她父親與母親將此事回明了,一來是怕回頭把林蘅接回去,這突然多出個妹妹,父親母親要多心,二來也是怕部里倘或真有個什么事兒,齊明遠遠在杭州,總要有人替他周全了。
只是這些,她沒叫齊明遠知道罷了。
眼下夫婦兩個收了聲,聽著隔壁屋門吱呀一聲打開,又聽著小姑娘嚶嚶細語,說笑著就出了門,才緩了口氣。
徐月如看向他:“你是打算明天一早去林家,還是等會兒就去?”
要把妹妹接回家,他一刻也等不了的!
但他不知道,妹妹肯不肯認他。
齊明遠攏眉:“我想先去見見蘅兒。”
徐月如愣了下:“先見見她,問問她愿不愿意跟咱們回京城,固然是好的,可就怕她一時難以接受……我聽沈媽媽說,蘅兒打小就活的仔細又謹慎,你突然去跟他說,你才是她的親兄長,萬一她吃不消呢?”
齊明遠寒窗苦讀,都沒覺得有這么難。
入了朝堂,為著他新貴登科,今上器重,又做了老師的入門弟子,還娶了徐氏女,不知多少人眼紅,等著算計他,看他笑話,可他從來沒怕過。
齊家對他不好,甚至在他年幼時,趕走了他的母親,而他母親,就是在離開齊府,搬去莊子上的兩年后,撒手人寰,他們母子二人,連最后一面都沒能見上。
他從小心里就恨,可是他知道,他再怎么恨,都沒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