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家條件也是數一數二的好,娘家陳家在鎮上有著獨立的小院子,家中三個哥哥獨劉氏一個妹妹,大哥和二哥常年在外面收那些紡繡品,三哥也是在鎮上的酒館做了火夫。
劉大家父母早逝,是他一個糙漢子將幾個弟妹養大,家中一個個長大成人了,為了不耽誤自家哥哥娶親幾個弟妹自己搭了個破屋住著。
劉大一個個叫了回來,以至陳氏在生下劉子苓那之前的幾年,都是劉大的弟弟妹妹在住。
當年媒人也是踏破了陳家的門檻,誰能想到還是便宜了劉大。
看上劉大也是劉蘭芝阿公做的主,說劉大為人實在,品行端正,是個難得的老實人,雖說不能大富大貴,但能平穩的度過一生也是不錯。
就這樣,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劉大娶到了他從來都不敢想的人。
陳氏雖說早已認定了劉大這個人,但每次回家心里不免難受幾分,自家的日子倒也真的像是阿爹說的平穩,但平穩的日子只能自己過,孩子們不可能就這樣一直過苦日子。
陳氏嘆了口氣,看著已經初有大人模樣的劉子苓,想及劉蘭芝提起過的心上人,不禁感嘆人生真的是快馬加鞭一樣。
劉大當然知道這個身邊同床共枕十幾年的想的,看著還在幫忙收拾的劉子苓氣不打一處來。
原想劉子苓去鎮上能受到一些熏陶,多少識了點字,在亂世之中不指望著他考取功名,但也不能做個睜眼瞎,肚子里一窮二白什么都沒有。
可奈何就是個扶不起的阿斗,看著挺靈性的一個人,腦子卻全是木頭。
現如今除了幫自己收收曬曬這草藥,和人也不開口說話,沒見的一點好。
也不知這次跟自己遠行是否能待的住不?
夫婦兩個心事重重,劉蘭芝見惹得不高興了也不敢再嘟囔了,看著一點沒發覺還在收拾的劉子苓也是頭大。
你倒是停啊!
而玉家,像是翻了天一樣。
玉姐兒一臉不解的問向剛回來的玉華:“我手腕是燙傷了,可是我腳沒有燙傷啊,這不影響我跟你們一同去的。”
玉華不緊不慢地拿起一本竹書,慢慢地翻看著。
玉姐兒遇上玉華慢條斯理的慢性子急的不行,但又不敢做出太出格的事情讓父親責怪,只得裝著耐性再問道。
“爹爹,您就應了我嘛,我答應在路上絕對不給您添麻煩,我一定聽您的話,我可以起誓的!”
玉姐兒作起誓狀,也引得玉華注意。
他話像是個刀子,直言戳穿玉姐兒的心。
“你我都走了,這院里的人還都能待得下去嗎?”
玉姐兒如鯁在喉,她知道父親的意思,院里大多都是婦幼,倘若阿爹這次帶走了前廳的小廝,家中連去采買東西的人都沒有。
玉家除了天天出門的玉家父女和小廝,其余人大部分只能在這一片活動,連出去采買東西的人都是固定的。
玉姐兒只得認命,心里恨自己為什么要背負這么多。
但進后院看到院子里的婦人和孩子時,又說不出話。
旁人都說著院子里都是阿爹的妻妾孩子,可又誰知道,這院子里皆是自己阿爹以前屬下的家屬,戰亂無情,將一個個家庭摧毀,只留下一些可憐人在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