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蘭芝幾人在后院收拾著屋子,方氏琢磨著婆婆剛剛說的話,越想越不對。
便憶起了今日在那街上碰見的秀才。
若是簡單的打招呼便可,卻是多說了幾句,方氏不認得那人,只當是陳子平館中的同窗。
因著婆母的幾句話,現細細想來,今日那幾句問候,卻是不像問向自己。
方氏心下沉了幾分,三步并兩步的走向前廳。
陳子瑤還在廳中發愣,滿臉的愁思讓方氏心中的疑惑又升起了幾分。
她穩住心神,上前問道:“瑤兒?怎么不回屋?可是有心事?”
陳子瑤收了心思,淡淡一笑,“哪有什么心事,阿娘多想了。”
方氏坐在她身旁,心中疑惑仍在,自言自語道:“阿娘當年也是這樣過來的,兒女之事還不都是父母之命,雖是有些不能理解,但定是為你好的。”
陳子瑤默不作聲,只覺得一片悲涼,靠在方氏的肩上暗自垂淚。
方氏肩頭濕潤,疑惑被證實,嘴唇微顫,“可是今日在集上見得那書生?”
陳子瑤點頭又搖頭,把方氏弄的一頭霧水。
深知自己女兒的品行,可方氏實在想不懂天天在自己眼皮子底下的大門不出二門不邁陳子瑤如何識得那書生。
饒是方氏再怎么問,陳子瑤都閉口不說一句話,把方氏急的團團轉。
現在還早,瑤兒后悔還來得及,自己人就當做一個笑談聽聽就過去了。
若是等張家那聘禮過來,瑤兒再不依那怕是要鬧出笑話。
“阿娘,莫要問了,我到現在都不知曉姜公子心意,再者,他是要誓要進士的書呆子,哪看出我的心思。我以后不會再想的,您...就聽祖母的安排吧。”
方氏心中大喜,原只是一廂情愿,有有點氣憤。
瑤兒這么好的姑娘那書生還不一定配的上,讓我這乖女兒這樣魂不守舍的!
方氏越想越氣,她陳家的女兒不能說什么大家閨秀,但也是小家碧玉孝敬父母。
方氏拍拍她肩膀安慰著陳子瑤,直說能想開就好。
等陳子瑤冷靜下來,收拾好前廳,方氏便和陳子瑤回了后院。
第二日天色尚早,陳家幾人就已起來。
劉蘭芝聽的外面聲音,慌忙爬起來更好衣。
待出門時,陳家人搬著陳子平要帶的東西,整齊的放上馬車。
陳子平穿著劉氏做的那身雪白長袍,趁著那意氣風發的精神,讓人瞧著都高興。
一名馬夫站在門口處,正拿著一把干草問著一人高的馬,笑呵呵的跟著陳家老爺子說話,“昨日聽聞爾家令郎要去廬江郡求學,這可真是...那句話怎么說來著...”
陳老爺子笑著摸自己胡子,“書讀五車、出類拔萃、博學多才、博覽群書?”
車夫連連稱是,眾人皆是哈哈大笑。
大房和二房的也早就趕來,大房的陳子亮在與陳子平說話,方氏此時不舍上心,妯娌兩個和陳子瑤在一旁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