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不,是一個神出現在了白光之中。
出現得很突兀,也很自然。
神站在濤濤河波上,像是漂浮在河上的一片輕葉。
大白素衣,上有山河江海之圖,熠熠生輝。
滿頭青絲隨意地披在兩肩,沒有微風,卻輕輕飛舞著。
手中抱著古琴,琴聲不彈自鳴,其聲嗚咽,和著這深秋的片片落葉,愈加凄涼。
在嗚咽的琴聲中,河邊的一眾人不知怎么回事,眼淚都從眸子中不由自主地順著兩頰流了下來。
他是有什么悲傷的故事嗎?
眾人的心中都閃過這個疑惑。
看到這個突然出現在河上的,疑似河伯的神靈,巫祝的雙眼瞳孔瞬間收縮在了一起,馬上拜伏于地,不敢多言。
“吾乃這筑水河河伯。”
河伯沒有開口,但其音卻四面八方傳來,不言而有音。
其音太上,如同無情無欲。
卻又隱含著淡淡的悲戚。
矛盾,卻又自然。
幾十號村民從震撼中反應過來,連忙跪拜下去,邊流著淚,邊磕頭。
齊聲道:“拜見河伯。”
遠處的少年書生卻走上前,沒有跪下,對著河伯喊道:
“見過河伯。我,區區凡界書生張旭!欲要問河伯大神一個問題。”
河伯淡淡地看了他一眼。
這一眼,直把張旭看得后背冷汗連連,但他的背還是沒有弓下哪怕一點,依然筆直如劍。
雖然他現在慌得一批,但是作為讀書人,他有自己做人的守則。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他是一個灑脫的人,也是一個守則的人。
此時,雖然他不后悔,但他還是在心中回憶起吳縣家中的父母。
自己離家出來游學,如果此番一去不回,也不知道他們會不會擔心自己,會不會傷心欲死。
自己可是他們寄予厚望的兒子啊,如果河伯發怒,自己死了,真是對不起他們。
自己真是不孝!
不過父親從小就教自己孔孟不屈之道,如果知道自己所經歷的事和自己的選擇,他應該會選擇原諒自己的不孝吧。
半晌,河伯的聲音傳來:“不差。”
其聲淡漠,卻透著一絲的欣賞。
然后河伯的聲音又從四面八方傳來:“問吧。”
“張旭欲問,河伯乃天地正神,不知如今為何要做這等擄人孩童、脅人獻祭之事?此非正神之所為。”
張旭的聲音鏗鏘有力。
他說完,河伯淡淡的聲音就傳來:“本神從未做擄人孩童、脅人獻祭之事。此番臨凡,也是為有凡人冒犯本神位格,以本神之名行欺詐斂財之事。”
河伯說的是誰,不言而喻。
巫祝跪在地上連連磕頭:“上神饒命,上神饒命,小民一時鬼迷心竅,做了這種冒犯神威之事,實不知上神會臨凡啊!”
張旭聞言,譴責道:“意思是,河伯大神不臨人間,你還欲繼續行此腌臜之事,荼毒一方生靈。使民心惶惶,神靈蒙塵。”
河伯沒有說話,只是淡淡地看著巫祝。
“不是如此,小民只是,只是,只是不知上神真的存在,所以才做出這種冒犯神威的事。上神饒命,上神饒命!”
巫祝拜伏于地,磕頭不止,額頭磕得血跡斑斑。
張旭厭惡地看了他一眼,轉身對河伯拱手行了一禮:“此獠冒犯大神,荼毒生民,還請大神降下神罰,還這筑水沿岸一片朗朗乾坤。百姓感念大神恩德,自然香火鼎盛。”
河伯看了他半晌,又說了一句:“不懼神威,不差。”
張旭沒有多言,只是又拱手行了一禮。
隨后,河伯又看向了巫祝,四面八方的空氣中傳來他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