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斯特王國庫尼亞地區,戰火隨著德爾日王**隊的侵入而點燃,他們來勢洶洶,卻被早有防備的第二軍團攔住前進的腳步,雙方一時間僵持不下。
說是僵持不下其實也不盡然,先前得到理查德的調令,第二軍團分出了兩個長矛民兵大隊、兩個北歐劍士大隊(一共十一個連隊,一個大隊六連隊,另一個大隊五連隊)、一個步行封建騎士大隊、兩個持弩民兵大隊(八個連隊,一個大隊有四個連隊)、兩個北歐弓箭手大隊(六個連隊,一個大隊有三個連隊)和一個封建騎士大隊(四個連隊)前往庫尼亞地區駐扎,并隨時做好出擊的準備。這些部隊雖然加起來只有4180人,半個軍團的兵力,但迎擊入侵的敵人還是能輕而易舉的擊退敵人的攻勢。
畢竟,入侵的德爾日王**隊幾乎只有這半個軍團一半的人數而已。
盡管德爾日王**隊的人數比第二軍團還少,但由于缺乏將領,這半個軍團只是頑固的執行理查德的命令,在邊境與敵人對峙。
這一切一直到坐鎮普朗格的丹麥將領托奧拉格里斯被任命為庫尼亞地區總指揮才得以改變。骨子里崇尚進攻主義的他一到前線就下令全軍進攻,在他眼里,己方擁有人數上的優勢,且兵員素質也高于德爾日人,與其守在這里被動挨打,倒不如發起進攻,將戰火引入敵國土地。
而他也的確是這樣做的,在他的率領下,軍團對德爾日王**駐地發起進攻,在沒有事先探明情報的情況下,德爾日人猝不及防,損失慘重,被迫撤退。而托奧拉格里斯乘勝追擊,一路追殺進德爾日王國的國境,成為溫斯特—拉瓦納聯合王國得到的第一場大的勝利。當然,這些都是后話了。
北面東面皆戰火燃起的同時,作為主戰場的西面卻是詭異的和平,在宣戰之后,普拉維亞王國并沒有急著出征,而是將軍隊集結在與溫斯特王國、魯西諾王國的邊境上,等待聯軍趕到。
除此之外,位于蘇肯亞領境內的銀礦也遭到了進攻,作為這場戰爭的目標之一,該銀礦毋庸置疑將會遭到聯軍的強攻。直至淪陷。
也因為銀礦所處的特殊位置,在正式宣戰的第一天,該銀礦就被普拉維亞王國的軍隊團團包圍。看著圍墻外黑壓壓的人頭,蘇肯亞銀礦內兩名地位最高的大隊指揮官臉色低沉,這場戰爭爆發的十分突然,以至于他們根本無法提前做好準備,只能倉促迎敵。
圍墻外的地面上,除了站著普拉維亞王國的士兵之外,還有數十具銀礦內居住的平民的尸體。
這些平民便是之前理查德在奧斯里格領收編的里金公國流民,他們在被護送到這里之后,所有的成年男性和壯碩的女人都被編入礦工,其余人則在銀礦的圍墻內進行耕種,或是到森林里采集食物。那些倒在地上的尸體便是屬于采集隊,他們在遇到敵人后沒有成功逃脫,而是被殘忍的殺死。
“維塔利,你去安撫圍墻內平民的情緒,我負責部署士兵應戰。”
看著外面的敵人,內襯精致鎖子甲,外披黑黃相間罩袍的第三重裝軍士大隊指揮官托瑞斯·萊格沉聲對身邊的搭檔說道,對方聽后點頭應諾,道:“托瑞斯,有我們兩個大隊的士兵守著,外面那些剛剛從農田走出來不久的農民們是不可能勝利的。”
“我深知這一點,維塔利。”托瑞斯說道,“你的平民弓箭手大隊和我的重裝軍士大隊配合守住這座銀礦是綽綽有余的事情。我唯一擔心的是外面的戰事還有銀礦內的物資。”
“外面的戰事和物資?”第二平民弓箭手大隊指揮官維塔利·卡列辛反問道,他很快明白自己搭檔的意思,但還沒來得及說出,就聽圍墻外響起一道悠長低沉的號角聲——那是普拉維亞人進攻的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