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侑要想讀完這些書,這輩子恐怕都不夠,更不要說什么精讀、校正了。
書案之上堆滿書籍,他本人正在指揮著麾下官吏做事,“秘書監書籍太多,為了便于,雖然分為經、史、地方、游記等類,但我發現許多書籍既是游記,又有一定的史實,若是歸于某一類,不合理不說,還容易讓尋找此類書籍的人錯過。依我之見,游記可以細分成單純的贊山川以詠志、山川史,這兩小類。另外,太多的書籍讓人不知到底有什么書籍存在,所以,我們應該編寫一本專門記載書目之書,并精準的介紹書中內容,查詢方式分為首字拼音、首字偏旁兩種,本文則按書目首字讀音放在一起,然后再以書籍年代排序。由于以前的很多書籍都有先賢所作序章,所以我給大家一個月時間來搜集,抄寫。然后我們再一一排序。”
楊侗搞出來的漢語拼音、聲母韻母表早已傳遍天下,便是對楊侗抱以排斥態度的世家門閥也漸漸地重視了起來,所以拼音已經成為孩子們認字、識字的一種方式。
“唐王殿下,時間太緊了。”
楊侑想了想,便說道:“這樣吧,我們可以讓洛陽學宮的成績優異的學子參與進來,讓他們搜集抄寫外傳的書籍之序,到時候我們只須校正即可,這樣至少一半書籍不用經手;你們則編整藏書的的序章。”
官員們欣然應命。
楊侑又說道:“前人所作之序未必精準,后人未必不如前人,為了更精準,也為了發揚學子的積極性,我們可以效仿高祖文皇帝,鼓勵學子編寫書籍之序,一經錄用,便給予一定獎勵。”
楊侗聽到這里,忍不住笑了,這不就是征文大賽嘛。
眾人聽到笑聲,紛紛望來,見到楊侗,便放下手中書籍行禮,口稱:“皇兄/圣上”。
“唐王的想法非常好,你們按照他的吩咐去做吧。”
“喏!”眾官員知道楊侗有話對楊侑說,識趣的退了出去。
“皇兄,你怎么來了?”皇兄貿然到來,楊侑甚是欣喜。
“閑唄!”楊侗自己找了個位子坐下,很隨意的說道:“你這征集文章的想法非常好,我認為可以擴大到各大學宮和官場中來;如果一本書,有幾百篇序文參考借鑒,學子讀起來省力不說,還可以在正本之前就大致了解此書真諦,領悟起來就容易得多。反過來,再讀序本的文章之時,許多不解之處豁然開朗。”
楊侑恍然道:“皇兄意思是說,專門為經典書籍印刷序言讀本?”
“正是如此!”楊侗笑著說道:“一百個人,對《論語》有一百種解讀,有的人甚至對《論語》一句話,就有一萬種感悟,一旦以精悍的文章呈現出來,將會啟迪到無窮無盡的人。如果人人如此,你知道對我大隋意味著什么嗎?”
“百家齊放、圖書屢出,堪稱文壇之盛事。今之一朝,必將成為后人景仰的圣世。”楊侑很是興奮的說道。
楊侗笑了笑,“你岳父孔尚書邀請天下儒士,整編《四書五經正義》,書成之日,便是他成圣之時。”
“這我知道!”楊侑沮喪道:“可惜小弟學問不夠,不能參與此項盛會。”
“我記得以前和你說過,我們楊家有名將、有名臣、有皇帝,有詩人、有書法家、有軍事家、有政治家,唯獨沒有教育家和圣人。你雖然不能參與到《四書五經正義》的編著之中,但有件事你做好了,孔尚書只能屈居在你之下。”
“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