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下說!”
凌敬為了斟了一杯茶。
沈從喝了一口,這才將他抓捕朱熊之事說了一遍,凌敬皺眉道:“你放他回去,不怕他出賣嗎?”
“稟尚書,他已經被所謂的斷腸丹嚇壞了,并且還專門留下一名兄弟在他家監視,而且承諾事后不追究他為責任,還賞他五十枚金幣,相信他不會也不敢出賣我們。”
“軟硬兼施,好手段!”凌敬點頭稱贊,又問道:“他們準備什么時候把兵器盔甲送走。”
“就在這幾天。”
“好!”凌敬寫了一封簡短的鷹信,讓人明天發往洛陽。
……
第二天,散朝過后,楊侗沒有去處理公務。有了內閣以后,他變得輕松很多,郡縣日常小事現在幾乎用不到他來處理,地方奏疏現在都是上了楊侗的既定路線,即是‘政通司抄錄—內閣批閱建議—中書省決策—門下省審議—尚書省分配—尚書各部執行’,轉這一圈下來,可謂是環環相扣,一些日常之事,中樞官員都處理得十分妥當。這也讓楊侗省出大量時間去考慮其實事情。
想了一想,楊侗便走向了宏文館。
宏文館位于門下秘書監,在隋朝官制草創之時,其實是‘六省六部’,即是尚書省、中書省、門下省、內史省、秘書省和內侍省,前三者創立之初,便已成為朝廷名符其實的核心官署,而后三省主要是方便皇帝,對于國家的作用不大,到了楊廣執政時期,內史省、秘書省、內侍省已經名存實亡,主官的品級一降再降。
內史省的職能和中書省一樣,都是起草皇帝詔令的部門,職能重復不說,還存在政令不明確、責任不明確,有的時候,一種政令由兩省抄錄,但文字的體現方式卻大不相同,官員都不知道誰對誰錯,所以到了楊侗這里之后,內史省正式并入中書省,自此不復存在。
秘書省掌校正圖籍,掌校理典籍,刊正古籍錯謬等事,長官為秘書監(正三品)1人,次官有秘書丞1人。屬官有秘書郎4人、校書郎12人、正字4人、錄事2人,領著作曹、太史曹……這個官署比較清閑,主要職責是校正圖書,雖然沒有辦實事,但是對教育事業有著不可或缺的存在,因此楊侗讓它繼續存在,只是將之降為秘書監,長官僅是稱為秘書,品級也從正三品降為正四品,此職由喜歡讀書、比較清閑的宗正卿楊侑兼任;至于內侍省則是負責皇家日常生活的部門,早在楊廣時期,便已改為長秋監。
楊侗今天之所以前往秘書監巡查,是因為秘書監內還有一個宏文館,皇族貴戚及高級京官子弟都在這里讀書,由秘書省官員傳授經史書法之類的知識。
目前,他那幾個年紀大的孩子都在這里接受啟蒙,各個文武重臣的孩子也在這里讀書,湊成了計有五十多個孩子的大班級。
到了宏文館所在院子,一陣陣充滿稚氣的朗朗讀書聲便已傳來,楊侗沒有打擾讀書的孩子,直接進入楊侗辦公的閣樓。
楊侑的宗正卿之職十分的清閑,平時幾乎沒有事情可做,便成天泡在秘書監,帶著一伙飽學之士校正書籍。
大隋文武二帝,對文化相當重視,由于春秋、漢代文化典籍因幾百年混戰損毀、遺失,583年隋文帝下詔求書,獻書一卷賞絹一匹;至于楊廣,是一位充滿浪漫主義精神的的人,早在江南任揚州總管時就網羅學者整理典籍,到他即帝位的近二十年間,共成書一百三十部,一萬七千多卷。楊廣還組織人編寫了《長洲玉鏡》四百卷和《區宇圖志》一千二百卷,這對于保存中國古代的典籍做出了貢獻。
另外,他還詔命天下諸郡繪制各地風俗物產地圖,編撰《諸郡物產土俗記》131卷、《諸州圖經集》100卷。他在位期間下令編撰的地方志書,規模宏大,既是承前啟后的總結性著作,也是歷史上編撰全國性方志圖經的開端,可謂是影響深遠。裴矩在奉敕去張掖,管理西域商人交市時,奉命搜集西域的山川、風俗等資料,撰成《西域圖記》,書中有地圖,有記述,還有穿著民族服裝的各族人的彩繪圖,是地理學名著。
經過兩代帝王的努力收集、編著,藏書總數高達37萬余卷,77000多種圖書。為了讓中樞官員能夠即時觀看,楊廣還讓人抄寫錄本藏于洛陽紫微城、大興大興宮、涿郡臨朔宮、太原晉陽宮、江都江都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