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秦瓊真被推上軍方第一人,就會成為箭靶子,以大家對他的了解,秦瓊雖然武藝高強、忠心耿耿,不管是帶兵打仗,還是單打獨斗,都是一流好手;但是在政治方面,秦瓊真沒什么出彩表現,要是把他推出去,肯定招架不住各種冷箭。
這也是楊侗擔憂的所在。
在殲滅林士弘一仗之內,是秦瓊窺得戰機,聯合裴仁基出兵,將林士弘主力殲滅于九江,是當之無愧的首功之將,他滅了為禍南方十余載的林士弘,于情于理都該大加封賞,但是秦瓊如今已是國公了,爵位方面已經封無可封了,實職方面,他是左衛大將軍也到頂了,讓他入朝執掌某一部政務,對他來說,還不如當個小兵舒坦。至于武散官、武勛、虛職遠不如實職和爵位耀眼,怎么升都不能讓百姓心服。
楊侗靠在椅背上,揉著腦門道:“叔寶立下的功勞確實不小,朕也在武散官和武勛方面補充了。但是百姓們都覺得不夠,難道封他為天下兵馬大元帥?”
“這肯定不行。”楊恭仁搖頭道:“天下兵馬大元帥權柄實在太重了,此職一旦設定,以后也會遵行,最重要的是此職導致軍方出現嚴重失衡,無從制約。叔寶倒是無所謂;但繼承此位者,未必就忠心耿耿。”
楊侗點了點頭,秦之太尉、漢之大將軍的權柄和‘天下兵馬大元帥’一樣,歷朝歷代鑒于該職太重,才慢慢的廢除,如果大隋再設‘天下兵馬大元帥’,完全是開歷史倒車。
杜如晦說道:“左仆射言之極是,這個天下兵馬大元帥萬萬不能設。而且百姓圖的就只是一個熱鬧,他們希望看到的,不外乎是尊榮的秦大將軍,至于秦大將軍執掌多少兵馬,其實并不關心。”
“臣贊成。”
這時,韋云起拱手道:“漢明帝劉莊追思他父親光武帝的諸位功臣,就把二十八位功勞最大、能力最強的大將的畫像放在南宮云臺,后人稱之為‘云臺二十八將’,圣上不妨仿效漢明帝。”
“五虎上將?”楊侗幾乎是脫口而出。
“看來圣上心中早有思量,這個名字確實不名,但臣覺得不夠響亮。”杜如晦看了楊侗一眼,笑著說道:“而且我大隋王朝上將、名將著實不少,要是全部納入進去,那跟現在沒有任何區別,體現不出尊榮。”
“朕鑄‘圣武三十六勢’,賜予有功將臣,這輩子也只用‘圣武’這個年號,設立‘圣武三十六天罡’文武皆可入列。”楊侗眼中閃爍著一抹精光:“但是漢明帝的‘云臺二十八將’,為了避嫌的緣故,凡是和皇室有親的人都被他撇開了,比如說伏波將軍馬援立有大功,但因為女兒為明帝皇后,明帝避嫌未將其列入;還有光武帝表兄來歙,功勞也很大,最后也未被列入。從某種程度上說,對一種不公正的表現,既然民間在意此事,我們的‘圣武三十六天罡’干脆由民間百姓來評選好了,等民間從文武百官之中篩選出大致人選,朝廷再來決定。功勛不足者則不納入,并將位子暫時空懸,待平定天下再把功勞大的將臣列入其中。”
眾人深表贊同。
接著又再商議了一些具體細節,還有具體規劃之后,這件事算是擬定下來,還需要在朝堂之上確認才會最終落實
眼下的首要任務是隨著地盤猛增,重點是在官員任命之上,楊侗還是像以前那樣,一律啟用預備官員,這些在培訓班的人足己將各地的架子給撐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