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喏。”實際上,歐冶乾也覺得不如龍吟,要不是沒有得到楊侗準許,他甚至都不會打造出來。
……
如今山地戰、叢林戰的武器有了著落,且因為將與偽唐作戰,楊侗讓少府監先大量制造虎翼、龍吟模具,盡快批量生產出來。
接下來自然就是訓練山地叢林戰的兵種了,而謝映登帶來第五軍團只是壓縮了兩萬編制,并沒有被打散打亂,能夠立即投入到訓練之中。這些兵本身就是精銳中的精銳,人人都有足夠的底子,倒不必從頭開始。
就在楊侗加緊練兵之時,一封來自長山群島海軍主將周紹祖的請命書,令楊侗動容。
周紹祖請命航海,想要去太平洋對岸看看。
這讓楊侗感到震驚,又震奮。
千百年來,西亞都向往東方強盛富裕的國度,他們的商賈懷著崇高的求財之心,從千山萬水、戈壁荒漠來到神秘而富庶的東方古國,把東方華美絲綢、精致瓷器帶回西方,成為西亞貴族視為身份地位的奢侈品。
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他們意識到絲綢之路漫長道路的風險,便慢慢開辟海上的航路。然而造船技術一直領先于世界的東方,卻在遠洋航海的技術落后西方。
或許,自己應該帶這個頭。
但是太平洋廣袤遼闊,直徑兩萬余里,從這邊到那邊的大海之上風起浪涌,臺風、海嘯肆虐……幾乎任何一個意外,都能輕易使得這一支船隊舟覆人亡,連一朵浪花都冒不起來。
后世歐羅巴洲人之所以能夠完成全球航行、探索新大陸,不僅是有先進技術,而是他們手中擁有著一代代人前赴后繼、用生命所換取的航海經驗。
但是就這么放棄的話,楊侗著實不甘。
這不單是大洋彼岸的美洲大陸有無數種高產糧食作物;更是自己要是不支持這種探索精神,恐怕之后就沒人支持,沒人去走了。
據他所知,著名航海家麥哲倫那支由270多名水手、5條船組成的探險隊,在損失過半船員和船只的情況下,才越過了南美洲南端,進入太平洋。經歷3個多月的艱苦航行,他們越過關島來到菲律賓群島。
從他們的人數、船只數量上看,這貌似是一次愛好者的行為,若是大隋官方支持周紹祖航海,那么他的條件想必要好得太多,而且以龍骨、滑輪組合的戰船而言,未必承受不住海中風浪,至于糧食的話,多帶些船只過去好了。而從倭奴島出發,船隊所經海域要比麥哲倫小得多。
細細一想,楊侗心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