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奏。”
“還有茶葉!”韋云起放下手中泛著裊裊茶香的茶盞:“游牧民族或許抵抗得了財富、美女和權勢的誘惑,但難以抵抗茶葉帶來的舒適,因為常年吃肉的胡人幾乎個個都存在消化不良毛病,漲肚腹瀉對于草原人而言,就跟吃飯睡覺一般,是人所皆有的痼疾。而茶湯有消化食物、消解油脂的功效,去除多種由此引發疾病,這也使茶葉在草原上,比在大隋尤為重要。”
茶葉古已有之,早在漢代就有人把茶葉做成茶膏。只是工序繁復,而且很耗民力。而且那時的人們還沒掌握種植茶樹技術,所以茶葉產量非常低。一斤茶膏至少要十斤的茶葉才能熬制出來,所以平民百姓用不起茶膏,要是有點粗老茶葉待客,已是件極為體面之事。
到了兩晉南北朝,制茶工藝已經漸漸普及,“煮茶”之術也逐漸流傳,茶樹才猛然普及開來,也在這時慢慢傳往四周的胡族。待到他們發現茶葉的好處,立即成為酋長王族趨之若鶩的珍品,乃至于成了必不可少生活必需品。
等到楊侗的炒茶風行天下,清淡香醇的炒茶迅速風靡草原。當然這也僅僅只是在貴族之間流傳,普通牧民絕對消費不起這等昂貴奢侈之物。
更重要是炒茶的產量依舊未能得到質的飛躍,如同紙張一樣,就連供應大隋都遠遠不足,哪有多余的茶葉賣給草原胡人?即便有商人通過各種渠道弄些炒茶茶葉運到草原,亦遠遠無法滿足龐大的市場需要。故而,炒制的茶葉在草原上成了和黃金一般貴重的東西,等閑人別說喝了,就連見都沒有見過。
“凌尚書!”楊侗對凌敬吩咐道:“商部將茶葉也納入戰略物資,擅自拿去與異族交易,與私販糧食、生鐵等違物同罪。然后將各類書籍、紙張的處理方案也一一羅列出來,所有這些處理方案年后立即施行,除了在下一期《大隋半月談》公布,還以正式的條文發布于天下,并鼓勵全民監督,舉報正確者,朝廷給予獎勵。”
“喏。”
“大家都好生想一想。還有什么對異族有好處的貨物通通羅列出來,朕絕對不允許我大隋之物,令異族人身體健康、延年益壽。”
“圣上!”就在大家默默考慮各種貨物之時,魏征忽然站了起來,神色嚴峻的向楊侗行了一禮:“微臣狀告商部尚書凌敬徇私枉法,理當受到嚴懲。”
剎那之間,大殿之內如死一般寂靜,沒人再開口。
眾人愕然、意外的看向凌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