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官說道:“裴相國所說基本上屬實,但太子殿下說他為報隋朝之恩,故意把并州送給了隋朝之事,沒說。太子說他收了齊王賄賂也沒說,太子還說他要是兩面三刀、謀害忠良,將來楊侗必然讓他名列奸佞榜,有再多錢也沒命花。”
李淵又問道:“太子還說什么了?”
“在裴相國之前,太子對太子妃說,東宮是齊王負責打造,藏在花池假山下的三千套武器裝備齊王放的,而他入住的時間極短,既沒有大興土木,更沒有機會接觸到新裝備……”宦官將李建成和太子妃的對話一一道來。
“還有呢?”
“太子說他對太子已經不在乎了,誰想當就誰來當好了。他們說話之時,奴婢就在夾壁之中,他們并沒發現。”
“繼續監視!”
“遵命!”
【收集免費好書】關注v.x【書友大本營】推薦你喜歡的小說,領現金紅包!
李淵終于有些動搖了,他也一直派心腹分布在東宮之內李建成手下就有他的很多人,自然知道李建成沒有動過花池假山,如此一來,問題就出現了。
這明顯就是有預謀的陷害,而李元吉的嫌疑無疑是最大的人。
但李淵根本就不愿去想,他的目的現實了,已經不愿此事再繼續下去了。
他想了又想,然后如今諸相議事,不待大家發言看法,便強行下了道旨意:即是將李建成從皇太子降為皇儲。
歷朝歷代的皇儲確立制度不同,但以立皇子居多,其中又以立皇嫡長子居多。除了皇太子,也有立皇太弟、皇太孫甚至皇太叔為皇儲的事情發生。有皇儲就不會立太子,如果要立太子,還是皇儲上位,實際上就是沒名分的太子。
兩者之間最大的區別是權力問題。
李建成被降為皇儲之后,失去了太子之權,比照中樞而設立的東宮官員體系,幕僚都被剝奪。跟廢除實際差不多。
當然,身為皇儲的李建成還是法定皇位繼承人,如果李淵意外駕崩,百官可直接擁戴李建成登基為帝,不過要是沒有兵權,誰會承認?
李淵深知這一點,凡是與李建成有關的官員、將領,一概遭到免職,至此,李建成在官場、軍隊中的勢力被徹底清空,實現了他剪除太子黨的目的。
不過李淵還是稍稍表現出一點寬和,將李建成子女都送入東宮,使他們一家團聚,并撤銷了對寢宮的監視,但想要見上外人卻是萬萬不行了。
而對外的宣稱則是采取‘拖’字訣,說是李建成毒殺李元吉的證據不足,但他又無法洗清嫌疑,等水落石出之時再做定斷,給人很草率、很沒誠意的感覺。
但深詣李淵用意的陳叔達等人都沉默了,這是對李建成最好的結果了,雖然仍然背負嫌疑之名,可毒殺兄弟惡名終是沒有強行扣在他頭上,若是追究下去,反而害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