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盡管如此,一張張弓力強勁的復合弓還是給嚴陣以待的唐軍帶來了較大傷亡,雖然有些唐軍舉盾相迎,但大多數人犯了經驗主義的常識性錯誤,對遠在射程之外就已經開弓的隋軍抱以恥笑,所以當密集的箭矢輕松落到城頭之時,這部分唐軍士兵猝不及防,緊接著一片慘嘶,在面前的數百名唐軍士兵紛紛墜地,引起了一片混亂。
隋軍的復合弓雖然在第一輪射擊中取得了可觀的戰果,但還是沒有取得決定的效果,吸取了教訓的唐軍士兵紛紛舉盾遮擋,使接下來的箭矢戰果寥寥。
與此同時,一架架簡易投石車在大軍壓到城下之后,迅速城下擺開陣勢。
蜀道十分難行,像投石車這種攻城器械要從漢川運來很難,而白水關、梓潼關、葭萌關或是郡縣軍庫之中,大多是守城物資,這些簡易投石車,都是隨軍工匠臨時趕制而成,不但射程不遠,而且每一次發射的石塊重量也不到十斤,但卻勝在簡便,只要人手足夠,就能做出一大批投石車,而且發石頻率不下弓箭。
在城下架起的五百多架投石車肯定是轟塌不了城墻,但這些投石車發射的都是兩三斤的小石塊,一次發射三塊碎石,五百多架投石機同時發射,便是一千五百多塊,使這雒縣城墻上空如同下了一場石雨般。
兩三四斤石塊打在人身上,就算不死,也能造成傷筋動骨的傷勢,唐軍士兵的木質盾牌若是遭到連續攻擊,也能將之破碎,加上從山上射下來的箭矢,令守城的唐軍士兵抱頭鼠竄,顯得狼狽不堪。
雙方還沒正式交鋒,唐軍士兵的士氣便被一次次的削弱,竇軌在幾名盾手的保護下從城樓中走了出來,在城墻上面四處走動,鼓舞士氣的同時也指揮唐軍動用守城用的小型投石車對隋軍的投石車發起反擊。
頓時城上城下的石頭交織,給敵我雙方造成了不小的損失,而此時,隋軍的登城士兵已經搭上云梯,開始向上攀爬,楊侗帶來的將士皆是精銳之師,但竇軌從成都城帶來的士兵也非烏合之眾,加上他們占據守城的優勢,連續兩天,在竇軌、長孫順德合理有力的調度下,隋軍始終沒有攻破雒縣。
不過山頂隋軍士兵不斷的往下放箭、放下滾木礌石,也使唐軍士兵始終放不開手腳對付城下隋軍,而且這支奇兵哪怕是在楊侗退兵之后,仍舊不時放滾木礌石滾向城中,這反而使得守城唐軍十分被動。
“必須設法把山上的隋軍擊潰,否則雒縣難守!”三日后,竇軌召集雒縣眾將議事。
這支人馬對他們的威脅實在太大了,若非這些人把城上的唐軍死死壓制,也不至于被楊侗壓著打,畢竟守城一方在兵力差距不大的情況下,都是處于有利地位才對,但現在恰恰相反,反過來被隋軍壓著打一般。
竇軌看向一名將領,那是他的族弟竇綸,說道:“竇綸,我給你三千兵馬,明日定要將那山上隋軍殺盡!”
“末將領命!”竇綸躬身應命。
次日一早,戰爭的序幕再度拉開,只是今天,山上的箭矢并未落下,當竇綸率軍抵達山頂時,哪有隋軍的影子?搜尋無果之后,竇綸只好返回雒縣復命。
竇軌聽了竇綸的稟報,心中卻大感不妙,這樣有利的戰略要地,稍有一點軍事常識的人都不可能輕易放棄,如今楊侗將之放棄,唯有兩種可能,一是準備退軍,另一個則是楊侗有了其他破城之法。而戰至如今,若非是后面有大變故,隋軍是不可能退卻的,除此之外,那么就只有后一種可能了。
想到這里,竇軌大為緊張,連忙命人加固城防,他雖不知楊侗會以什么方式攻城,但他既然已經放棄了有利地位,接下來一旦發動攻擊,必將是雷霆萬鈞之勢,不可不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