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說扎克伯格、比爾蓋茨,比如說世界上最大數據庫軟件公司甲骨文的老板拉里.埃里森,這家伙讀了三個大學,沒獲得一個學位文憑,他的成績有些時候甚至不達標。
學位證書不代表一切,可是張顯和朱佳潤都很清楚,他們還需要繼續學習、提高,他們很清楚現在還需要繼續努力。
不過學習,也是需要有講究、效率的學習,有針對性的提高,這才是他們應該有的狀態,這就是他們兩個接下來的大學生涯規劃。
兩個人在甜甜蜜蜜、開開心心的生活,兩個人的學習也沒有放下腳步;而他們的事業發展的也紅紅火火,除了阿里和臉書這兩個幾乎是立身之本的項目之外,兩個人接下來的重點項目好聲音進展的也很不錯,讓人開心。
窩在家里的張顯和朱佳潤沒有出門,讓安德森將粗減的第一期節目片子送了過來;兩個人心很大,因為他們已經做了他們能夠做的事情了,現在需要看的是項目負責人的能力。
所以海選兩個人沒有管,甚至導師的挑選兩個人也沒有太多的意見;哪怕張顯一開始說想要看到凱莉?克萊森出現在導師席上,可是最終還是沒有選擇她,張顯沒有不高興,因為導演組認為性價比不高,因為克萊森的檔期不搭,因為她的報價太高……
兩個人很清楚他們的位置,他們是老板,而不是高管,不需要事必躬親。
張顯和朱佳潤現在再看《基業長青—企業永續經營的準則》,也有導師在給他們分析、講解,兩個人不敢說徹底悟出了道理或者開竅,不過也有一些心得。
這是20世紀90年代選出兩本最重要的管理書籍之一、《福布斯》20世紀20本最佳商業暢銷書;雖然不見得就是徹底的看一本書就能管理公司,不過這樣的經典著作還是能夠給人帶來不少啟發的。
兩個人也認同這本書的一些觀點,比如說許多人認為一家公司的持續成長依賴于幾位優秀的CEO的持續運作。
可是也有人認為對一個企業而言,一群聰明人在維持現狀的基礎上敢于進行新嘗試比擁有一個有魅力的領袖更重要。
張顯其實心里有數,他只是不想說而已;他知道他和朱佳潤的情況,兩個人能夠有現在的成績,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夢境的原因。
所以現在他們看起來是天才的領導、眼光獨到,他們確實有能力在短期里將一家小公司帶到一定的高度,他們有可能讓這家公司在自己的帶領下迅速的崛起。但是這樣的公司很有可能會依賴領導,這樣的公司抗風險能力相對低下,需要依賴的就是那個天才領導。
有杰出而眼光遠大的魅力型領導者,其實這種強人往往會由于獨裁或落人員工的崇拜而對公司長期發展有害。高瞻遠矚公司成功的關鍵不是人而是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