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顯也笑了起來,解釋著說道,“還真的是要出來走走,和你聊一下工作的事情。有些話,還是不方便被其他人聽到了。”
陳建新也就是笑了笑,至于對張顯的話相信幾分,可能也就是他自己心里有數。
“明年阿里可能要退市,可能要私有化。”張顯也沒瞞,確實幾個表姐、表姐夫的熱情讓人難以招架,所以張顯提出來走走,“這個事情,你心里有數就好。”
陳建新明顯一愣,這還是真有事要出來聊一聊。
“你今年注意點,想辦法幫我多收一點阿里的股份。這個事情,你自己來運作。”
聽到張顯這么說,陳建新稍微有點皺眉。
皺眉的原因,自然就是因為這可是阿里!
07年底,阿里以B2B業務作為主體,在香港主板掛牌成功上市。當時它身負眾多光環,融資十七億美元、超過谷歌成為科技領域融資之最、市值超過兩百億美元,成為亞洲市值第二的互聯網公司……
當時的阿里股票很受看好,在首日漲幅很驚人;但是阿里巴巴B2B的股價一度表現不佳,自2009年三季度開始即一路下滑。然而正是這支被其創始人稱為“有價值的股票”,曾經看好阿里股份、信奉大馬為神、沉迷阿里給他們各種宣傳的苦逼中小股民們,已經被套牢。
“他們真的要退市、私有化,聲譽一下子就毀了吧?”陳建新有些不確定,他有些懷疑,“真的要是退市,有什么好處?”
好處,自然是很多的;更何況這是退出港股,人家奔著的是赴美上市、納斯達克!
“在股市轉一圈,這幾年套的錢到了手,到時候估計私有化就是用收購價回購。股價高開低走,股民被套牢的三、四年多時間,巨大的利益差額早已落入了阿里手里。而且這樣一來,財報不用公布。而且,阿里估計是想要整體上市。退市后并購會更加便捷、迅速,而不需要繁瑣的股東批準程序。畢竟B2B業務轉型有必要,而且他們估計想要去雅虎化。”
聽到張顯這么說,陳建新自然心里有點數了。
也是,阿里這幾年在港交所的股票表現一直不是很好,但是他們成功的融資超過了一百三十億港元。這錢花了、阿里發展了,哪怕稍微回購需要價格高點,但是以借貸類比,實際上借了一筆銀行貸款,或者發了一筆企業債券,成本相差無幾。
追求整體上市,這也應該是阿里的想法。
可以凝聚員工的人心,獲得客戶的信任,捕捉公眾的追捧;整體上市的阿里,自然更加受看好。所以現在退出港股,完全沒問題。
在常人看來,上市是很難的,因此,退市是不敢想象的。但在大馬的眼中,退市與上市僅僅是其戰略中的執行一環。雖然上市與退市都不太容易,但也絕對不至于難到讓其望而卻步的程度。
至于說要是退市帶來的影響和聲譽,有什么好擔心的;只要利益到手了,這才是好處。而且只要以后阿里發展的好,現在罵他的人,以后還是照樣夸贊他!
“你是想要趁機擴大手里的股份?”陳建新知道張顯一直看好阿里的潛力,所以問道,“你和潤潤,不是有百分之二的股份了么?他們又是雙層股權,你手里的股份再多,基本上也沒用。企業的決策權,還是在他們的創始人團隊手里。”
百分之二算什么,趁著現在阿里還沒有快速的暴漲,趁著阿里現在還有最后一波的悶頭發展,張顯自然是想要再一次的抓住機會。這點股份,還不夠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