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是自然,然涼州不比漠南,烏桓,鮮卑等雖然偶有叛亂,然其心向大漢,只需稍加引導,加上苜蓿草之利,必能成功,然西羌叛亂已久,其民早已對我漢庭失去信心,如以漠南之法,阻力定然不小,為今之計,還需正面破敵,平定馬韓之亂,在選一涼州之人管理西羌諸部事物,輔以大兵,方為上策”
劉范說完,眾人想了想。
“只是不知前方戰事如何,張將軍也久未來信告知,馬韓勢大,雖張將軍智勇,第一軍精銳,一時也沒能得勝也,我等還需派人探訪一二,以求增援”
沮授也拜道,然劉范確揮了揮手。
“不必了,雋乂之才,第一軍之利,足夠了,馬韓二賊絕非雋乂對手,加上元常在長安,增援大可不必,由他們去吧”
劉范說完,沮授再拜。
“如此,臣到有一建議,主公何不效法東洋,將羌民組成協從軍,各設旗主以治之,再設總督管之,分其青壯,控其老弱,使其為我爪牙,如何”
沮授說完,劉范點了點頭。
自從東洋組建協從軍后,東洋土著便各被整編,青壯進入軍中統一管理,提拔恭順之人管之,再加上楊奉,李樂,周倉等人,東洋土著問題也因此得到了徹底解決。
有了協從軍,傅燮等人也更好的收編了那些叛亂為禍的土著,編入軍中,將青壯和老弱分離,青壯負責修路,筑城,挖礦等勞力,老弱負責種田,開荒,修渠等,不僅加快了東洋的建設,還使得東洋等地更加穩定。
加上土著也開始有計劃的學習漢子,漢語,久后土著融入大漢,東洋成為大漢固土也為時不晚也。
聽著沮授所言,劉范極為贊同。
協從軍本就來源于唐之仆從,清之八旗等軍,本就是后世成熟經驗的借鑒。
如今被劉范拿來一用,自然產生了極好的作用,也被自己麾下謀士文臣認同。
“如此甚好,只是這統領總督必須是熟悉涼州,熟悉羌氐之人,不知你等可有人選”
劉范說完,看了看眾人。
荀彧聽后,笑了笑。
“主公難道忘了,在我幽州正有一人合適此位嗎”
荀彧說完,劉范一頭霧水。
“哦,我幽州有此人嗎”
劉范一時也想不起來荀彧所說的究竟是誰,自己麾下除去張濟,杜畿等少數人來自三輔,大部分都是關東士人才對。
沒有涼州本地人啊,更沒有熟悉涼州,熟悉羌氐的人啊。
看著劉范不解,荀彧與荀攸等人笑了笑,上前拜道。
“主公忘了,當年河東之戰,俘虜的段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