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大良。
江湖人稱“千面青衣”。
其中“千面”二字指的當然是他那出神入化到足以以假亂真的易容術,而“青衣”則是因為,除開江湖一流高手這個身份之外,他真正的身份,其實是南直隸最有名的旦角,尤以正旦青衣為最。
俗話說“只有起錯的名字,沒有起錯的綽號。”
但也正因為如此,人們總是會對某一個人形成固有的印象,輕易無法掙脫開。
顧大良“千面青衣”的綽號在江湖上流傳了近十年,以至于,哪怕是那些與顧大良相熟的一流高手們也會下意識的認為,顧大良只會青衣,最多也就拓展一下,唱一唱花旦。
只有他死去的師父,以及某些曾親眼看到過的梨園同伴才知道,其實顧大良最最擅長的并非是青衣,而是與之相差十萬八千里的老生。
所以,在新安縣中一眾官與賊費盡心力的尋找顧大良的下落之時,顧大良每日都光明正大的站在某一處戲臺之上,冷眼旁觀著他們如無頭蒼蠅一般的四處亂竄。
最危險的地方往往也是最安全的地方。
正如房間中最黑暗的地方,往往是燈燭的底座下的陰影。
壓根沒有想過顧大良會大膽到直接加入某個戲班,光明正大上臺唱戲的那些搜捕之人,從一開始就注定了他們無功而返的結局。
而隨著時間一天天的過去,清楚的知道留給他們的時間已經不多的孫介、區玉麟等人,也越發的著急起來。
尤其是當葉弼率領六扇門的的捕快們來到新安縣城,更是在他們的心上壓下了種種的負擔。
因為他們清楚的知道,葉弼到來了,那東廠的人想來也不可能遠了,若是被東廠的人先抓住了顧大良,供出了他們,那只怕留給他們的只有亡命天涯和慘死這兩條同樣殘酷的道路了。
只可惜,他們不知道的是,無論顧大良能否被抓住,他們也早已經上了東廠的黑名單了,現在還不離開的他們,待到東廠控制了新安縣城后,留給他們的,就只有唯一一條路了。
欲使其滅亡,必先使其瘋狂。
眼看著懸在頭頂上的那把刀已經離自己的脖子越來越近了,之前還存著保命念頭的孫介、區玉麟等人,也終于無法再繼續這么耗下去了。
反正不管是死在顧大良手上,還是死在東廠手上,都是一個死字,他們覺得,還不如以身為餌,去搏一個最后翻盤的機會。
于是,在錢彥和潘健死在江淮會館后就幾乎一直在閉門謝客,輕易不顯露身形的孫介、區玉麟等人,突然間又變得無比活躍起來。
孫介頻繁的出現在新安縣城中的幾家私塾,區玉麟則廣撒英雄帖,準備送出鑄劍山莊明年神劍開鋒的請帖。
甚至多年未曾在江湖上有過消息的東岳劍派,其五長老左鷹飛和劉長老遲古松也頻頻暗示,明年東岳劍派將再一次廣招門徒。
一時間,因為之前錢彥、潘健二人身死而變得有些冷清的新安縣城再次變得無比熱鬧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