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此,黃祥符自然是不無不可。
況且除開“他先向宋芳彥求救”這一條之外,其他的都是事實,他也不算違心,畢竟若是沒有對方,他估計現在已經落到天衍門那群賊人的手中,生死難料了。
不過,因為擔心自己一個區區六品知縣的分量不夠,他在與宋芳彥商量之后,將自己的上官——洪都府知府陳安悟拉了出來。
盡管這樣一來無論是他還是宋芳彥的功勞都要分潤出不少給陳安悟,但宋芳彥還是很痛快的便答應了。
畢竟,如今早已不是太祖、太宗朝了,自正統十四年年的那場大變之后,朝廷早已是文盛武衰了,哪怕并未落到前宋之時那般無比落魄的地步,但武將的地位也已經大不如前了。
所以哪怕需要分潤出不少功勞,但拉上陳安悟,總比讓那些不要臉面的布政司中無恥之徒們將主要的功勞都從他手上搶走要好。
至于陳安悟,他這么做看起來是在自絕于一眾文官,頗為不智,但他還是有自己的小算盤的。
他心中清楚,若是當真讓布政司里的那些上官們掌控了這一切,那他這個洪都知府只怕根本落不到任何好處,甚至,為了襯托出他們力挽狂瀾一般的功勞,那些腹黑,又和他一直不算和睦的上官們,可能還會將之前的動亂描述的更加夸張。
而他作為洪都知府,就算能夠分潤到一點小功勞,但當這樣的題本呈到御前,他在皇帝的心中的形象,立刻就會和軟弱無能,且毫無擔當畫上等號。
當被皇帝貼上了這樣的標簽之后,他的官途無疑也就差不多該到頭了。
到時候,那些文官們可不會管你是不是維護了文官這一整個群體,更不會給你半點補償。
所以,當聽到黃祥符的“提議”之后,他只是稍稍思索了片刻之后便答應了下來。
盡管這很可能會有損他自己在其他文官心目中的印象,且肯定會得罪布政司的那群上官,但這兩件事比起他自身在皇帝心目中的印象,顯然就不值一提了。
而且作為黃祥符的直屬上司,他是隱隱約約知道一些黃祥符的秘密的。
有錦衣衛摻雜在其中的情況下,他就算倒向了布政司的那些上官,最后也不見得能夠得到太好的結果。
況且,除開錦衣衛之外,他還看到了黃祥符了故意帶來讓他看上一眼的那些出自六扇門的玄衣捕頭們。
這些平日里姥姥不疼,舅舅不愛的角色,在雙方各執一詞的時候,很可能就會成為皇帝心中判定哪方占理的最后一根稻草。
當然,也幸好他并不知道朱瑾萱這位皇帝陛下的親妹妹,堂堂的仙游公主就在城中,而且還親自參與到了這件事之中,否則只怕他就不是默認,而是會直接向著那些布政司上官們開噴了。
上面的爭執自有那些四品朝上的大員們去考慮,至于底下,則是一片和睦。
不僅僅是因為彼此之間共同經歷了血與火,生與死的考驗,更因為他們之間并沒有產生爭執的土壤。
六扇門向來與朝廷其他衙門格格不入,這功勞劃分一事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