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研發成功了嗎?”侯玉泉自言自語道。
“應該算研發成功了吧?”一名研究人員說道,“聯系測試,沒有出過一次問題。”
“說是這么說,可是誰能給我們認證啊?”一般情況下,研究出了L5級別的無人駕駛系統,研究團隊應該非常高興才對。
但他們卻遇到了一個問題,誰能證明他們研究的無人駕駛系統是L5級別的完全自動駕駛技術?
行業內,還從來沒有出現過這個級別的無人駕駛系統,所以沒有任何界定標準。就連國家的交通部門,也從來沒有發布過L5級別的無人駕駛牌照。
孟曉白說道:“SAE/Iional(國際汽車工程師協會)認為,L5級別的全自動駕駛技術,汽車應該能在激烈駕駛(極限情況)的情況下,選擇最合適的駕駛方案,采用最迅速的操作來應對,使乘客的風險降到最小化。”
“這個評判標準有兩個方向,一是戰術,就是應對激烈駕駛選擇的駕駛方案,比如應答事件、變道判斷、轉彎以及轉向燈的使用等;二則是操作,如轉向、加減速、監控環境等。”
“在這些方面,我們全都做了測試。所以,我們的無人駕駛系統就是L5級別的全自動駕駛技術!”
“我也這么認為。因為我們已經把無人駕駛做到了最好!”侯玉泉點頭道,“無論是封閉道路測試,還是在城市專用的測試道路上測試,我們的汽車都沒有出過一點問題。”
他們測試用的汽車,正是使用深空能源的新型汽車固態電池和孟曉白設計的汽車電機制造的藍星新能源汽車。
這款車只是試驗版,目前尚未發布。
“我們這么想沒問題,關鍵是交通部門要能認可。”關揚皺眉道,“也許最難的就是這個地方了。”
他想的沒錯,當藍星汽車申請交通部門的L5無人駕駛商用汽車牌照的時候,交通部門也有些難辦。
“我們還從來沒有收到過這種審查要求!”部門內部,他們也在討論。
“是啊,現在L3級別的商用牌照,都只有少數幾個一線城市試驗性開放了。現在藍星汽車直接申請L5,是不是過快了?”有人問道。
“問題也不能這么看。”有高層說道,“現在其他國家,包括無人駕駛技術最發達的德國、美國,都才只發放了部分L4無人駕駛牌照,藍星汽車能研發出這種更高級別的技術,我們理應支持和鼓勵。”
“可是我們怎么鑒定他們達到了L5技術呢?”
“對。全自動駕駛的商用牌照發放一定要慎之又慎,萬一存在技術缺陷,可能引發大規模的交通事故!輕視不得!”
“應該商討個方案出來。”
……
在交通部門討論這件事的時候,藍星汽車也向國際汽車制造商協會(OICA)發出了邀請,請他們來認證藍星汽車的L5全自動駕駛技術。
國際汽車制造商協會,與1919年在法國巴黎設立,遍布五大洲,包括世界上主要汽車制造國家,覆蓋了全世界的汽車工業,華夏也是該協會的成員之一。
OICA,法國巴黎總部,秘書處收到了來自華夏藍星汽車的一份邀請。內容是邀請他們去認證藍星汽車的全自動駕駛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