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女尼道:“她父親不出七日必定歸來,等他一見,原無不可,只是貧尼尚有要事,哪能為此久待?夫人慧性已迷,回頭宜早。這里有丹藥一丸,贈與夫人,服用之后,便知本來。”
說罷,從身邊取出一粒丹藥,遞與蘭因。
蘭因接過看時,香氣撲鼻,正在驚疑,不敢服用。那霞兒已擺脫她母親的手中,直往那女尼身邊撲來。
那女尼便問道:“你母親不叫你隨我去,你可愿隨我去嗎?”
霞兒這時已能呀呀學語,連說:“大師,我愿去,好在不久就要回來的。”
神氣非常恭敬,說話好似成人。
女尼聽了,一把便將霞兒抱起,哈哈大笑道:“事出自愿,這可不怪貧尼勉強了。”
蘭因情知不好,一步躥上前去,正待將霞兒奪下時,那女尼將袍袖一展,滿室金光,再看霞兒時,連那女尼都不知去向。
后聽張大娘說,這尼姑自稱她是百花山潮音洞的神尼優曇,說霞兒前身是她的徒弟,因犯戒入劫,所以特來度她回山。
這一日,蘭因耳邊忽聽一陣破空的聲音。
兩個小兄妹忙道:“媽媽,快看鴿子。”
正說間,眼前一亮,站定一個男子,把蘭因嚇了一跳。
忙把兩個小孩一拉,正待避往門內,那男子道:“蘭妹為何躲我?”
聲音甚熟,承基心靈,早已認出是他父親回來。
靈云雖然年幼,腦海中還有她父親的影子。兄妹二人,雙雙撲了上去。
蘭因也認清果然自己丈夫回來,不禁一陣心酸,千言萬語,不知從何說起,呆在一旁。
這時夜色業已昏茫,還是漱溟說道:“我們進去再說吧。”
抱了兩個孩子,夫妻雙雙走進屋來。
這母子三人哪有心吃飯,隨便吃了一點,便問入山景況。
齊漱溟道:“我此次尋師學道,全是你一句話惹起。我想人生百年,好似一夢。我經多次考慮之后,決計去訪師學道,等到道成,再來度你,同求不老長生,省得再轉輪回。因你有妊,恐你惜別傷心,所以才假說訪友。我因峨眉山川靈秀,必有真人棲隱。我住冰如洞中,每日遍游全山,走的盡是人跡不到之處。如是者兩個多月,才遇見長眉祖師,答應收我為徒,并許我將來度你一同入道。此中另有一段仙緣,所以才能這般容易。只是你我俱非童身,現在只能學下乘的劍法。將來還得受一次兵解,二次人道,始參上乘。我在洞中苦煉三年,本想稟命下山,正在難以啟齒,昨日優曇大師帶了一個女孩來到洞中,說是我的骨血,叫我父女見上一面。又向真人說情,允我下山度你。說是已贈了一粒易骨仙丹,不知可曾服用?”
蘭因聽了,越發心喜,便將前事說了一遍,又說丹藥未曾服用。漱溟道:“那你索性入山再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