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石放下祈禱的雙手,重新握起長杖。
故事輕巧地結了尾。
他笑了笑,告訴那孩子:“神意自會在命運中顯露。也或許,上神正是要我為了教導二位王子而來?”
-
不出莫石所料,他所講述的這個故事很快傳遍整個宮廷。
人們議論紛紛,而他特意閉門不出。
最先找到他的是白金圣殿。
他被帶到白金圣殿去面見三位圣祭司。這是莫石第一次前往白金圣殿腹地的神殿——在穿過那些潔白巨石雕刻而成的巨大廊柱時,他當然也心存不安。石柱上部被雕成俯首的天使半身像,從高處垂下悲慟的注視。
莫石注意到那些天使的形象與基督教天使形象極其相似:背后生白翼,頭頂攜光環;甚至,他們的頭側沒有獸耳,只用兩個很小的尖角作為表示。
莫石在之前《圣典》、觀看宗教繪畫時就對此有所留意——無論從宗教、藝術、符號學還是種族遺傳取向看來,這都是非常值得深究的跡象。
只可惜現在他的精力并不允許被分配給這些問題。
他一心撲在世俗世界中,焦頭爛額。
莫石在走進大廳前,就已經聽到里面哄鬧的討論聲。那些教士們正在談論他,他們都是雄辯的神學家。
在這個時代,若非精神錯亂的人真以為自己見證神跡——敢于以神開玩笑、借神撒謊的人少之又少。甚至,莫石想,或許除了他以外別無一人。
這正是這場“討論”有趣的地方。
從邏輯上說,莫石的故事中,“上神顯靈并給予神諭”這部分,只可能被分為“真”與“假”兩種情況。
如果為“真”,那么莫石·豐穗的確見到了空輪之主(至少,是他的使者),這意味著莫石·豐穗的確是神明所寵愛之人。既然如此,沒人有權質疑他,任何的不信任,都意味著對空輪之主的冒犯和不敬。
如果為“假”,那么,他們必須找出虛假之處、找出漏洞,莫石·豐穗當然不可能輕易坦誠自己撒了謊,而莫石·豐穗如今的地位,讓嚴刑逼供不存在合理性。這意味著除了切實的證據之外,沒人可以真正確定莫石所說的話是謊言;但確切的證據是無論如何沒有的,除非空輪之主親自臨世——這根本是不可奢求之事。
吹毛求疵、鉆牛角尖的神學問答會成為這場會面的主要內容。
而在尖晶石學院刻苦研讀典籍之后,莫石認為自己在神學方面已經不是無知的“異教徒”,他編造的那個故事充分借鑒《圣典》中的各種神跡(對那些案例,他甚至能夠倒背如流)。
也就是說,只要沒人在主觀上對莫石恨之入骨、非要置他于死地,從他身上就很難挑出錯誤。
當莫石走進綴滿彩色壁畫的穹頂大廳時,他看到坐在高臺正中間的大祭司,至北之國的主教,授予王冠者——圣·徒安,而那位老人神情和藹,他便不再恐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