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王子曼鐸與二王子希文,盡管年齡相差將近十歲,但有些課程進度大致相同。比如法律課。輪到莫石任教后,他便把兩位王子的法律課程安排在同一時間。
莫石看得出曼鐸和希文不太對頭。
這當然不是因為兩個孩子之間天然存在嫌隙,而是因為他們的母親互相為敵——就如曾經的曼卡和曼錫一樣(老王國晚年僅有兩個兒子,因此后來為二兒子改名,以“曼”開頭,這是一種變相的身份肯定,也不得不說是后來兩名王子反目的潛在原因),曼鐸是嫡長子,王后所生,而希文是國王的副后生養。
如果現在的王后去世,而國王迎娶副后為正妻,那么簡直就是昨日重現。
莫石說不準曼卡究竟怎么想,但他知道這就是至北之國王室的傳統。
無論如何,重新回到法律課程。
“希文殿下,您知道關于礦物,《法典細則》是怎么規定的嗎?”莫石問,“我猜測您已經過相關章節。”
“是的,老師。呃……但我僅僅讀過《法典》,不過……”
“啊,我了解的,有很多地方看不懂是嗎?這很正常,您愿意預習并試著思考這些文本,已經說明您認真而聰慧。”接著,莫石看向曼鐸。而曼鐸“哼”了一聲,搖搖頭。
于是莫石翻開放在桌上的書籍——說實話,在這個原始的國家,律法相關的書籍總共也就是他眼前這幾本。其中薄薄的冊子是《金獅王所統治領土之法典》,稍厚些的是《法典細則》,以及其他幾本冊子,記錄了歷年來一些經典案例,以供判決時做考量。
“那么,說說您所知曉的,希文殿下。”
于是男孩挺直身子,甚至緊張到咳嗽了一會兒(他和哥哥共處一室時總會這樣):“這片土地上的所有東西都是上神創造的,而國王是神在世俗的代理人之一,神允許國王統治物質世界。因此《法典》規定,國王擁有自己領土中一切事物的所有權——當然也包括山體中的礦石。”
“說得很好,殿下。”
受到鼓勵,男孩兒的神色稍微活潑了些:“任何被發現的礦洞,都需要在稟報國王、收到批準后才能正式開采,并且接受國王使者的監督。”
“監督是分為……”莫石引導道。
“分為兩種!一種是定期檢查,一種則是由使者作為負責人全權管理礦石開采。”
“后者是關于哪些礦石,您還記得嗎?”
“是關于——”男孩快言快語,隨即意識到自己并不能記起來,于是紅著臉搖搖頭。
莫石點點頭,贊許希文·金獅剛才所進行的講述,接著開始教學:“國王必須派人親自監督的,是‘貴金屬’礦石的開采。”
“金和銀!”希文再次搶答。
“沒錯,殿下。”雪行者的貴金屬,一般就是專指金銀,“那么,金銀為什么那么重要,甚至超過需要無數金銀才能買下的名貴珠寶?”
“為什么呢,老師?”
莫石用余光看到曼鐸也在聽講,頗感欣慰。而如果他用正眼看著曼鐸,并且給那位王子一些肯定的表示的話,他反而會硬是擰過頭去——暴躁的孩子的青春期。
因此他僅僅是專注地看著希文,假裝只是在為他一個人上課。
“因為我國流通的貨幣主要是金幣和銀幣。金銀天然不是貨幣,貨幣天然是金銀。鑄造金銀幣需要金和銀,以及冶煉工藝和鑄幣模子。”
希文看起來并不理解,期待著他進一步解釋。
“請您來做個設想,”莫石嘗試舉例,將互動和思考融入教學是他所習慣的教育方式,“假設有一個領主,他在土地上發現了大片金礦,然后開始私自鑄幣,那會發生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