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片土地并非適宜雪行者生存的地方,無論溫度條件還是食物條件、氣候條件,都不利于雪行者繁衍。據他所知,每一對雪行者夫妻平均只能養活兩個孩子。也就是說,勉強維持人口平衡。
維持人口數量穩定本是莫石所在族群曾經辛苦追求的事情。但那是建立在醫療系統完善、安全措施全面的基礎上的,而不是建立在讓女性懷孕又流產、孕育又夭折的基礎上。
“我多么期望你不必遭遇這些,狄雅。”莫石輕聲說。
“那是不可避免的,”狄雅抬起眼睛,“我們生來要贖罪,這也是其中之一。”
莫石想反駁。
但他已經學會接受這套邏輯,并理解反駁它毫無意義。
“我會把這個世界變得更好的,”莫石再次說出這句話,而這次他沒有喝醉,他確認自己的確這么想,“雪行者在上神眼里也會不再有罪——我一定會讓那一天到來。”
狄雅深深地注視著他。
片刻后,她的唇邊露出一種混合著痛楚與安慰的笑容。
“我想,除了‘我相信你’以外說任何話都顯得不合時宜。”
“感謝您的慷慨。”于是莫石也笑著回答。
-
從那次他離開中央而南下,過去了——
十年。
準確來說,是九年零十一個大神月。
他耗費了這么長的時間,才堪堪確保穆特河的泛濫可以受到控制。自然的偉力從不允許人們輕視,哪怕莫石在這個雪行者的國度中已然具備超乎尋常的力量,他也依然不過是茫茫人海中的一個。
穆特河是沒有天險曲折以做迂回的長江,是地形垂直階梯下落的通暢黃河;它在冬天幾乎從上游一直冰凍到下游,而在夏天則永遠像是在洶涌哭泣或是怒火萬丈,融化的雪水、瓢潑的雨水,無一不令它波瀾澎湃,鞭策著它涌上高地、淹沒山林。
要使穆特河河床能夠接受春汛,需要的是創造更多的條件以供蓄水。
當然,開鑿運河以聯通其他河道或是湖泊——這就是基礎的辦法。
說起來簡單,實施起來卻難似建造巴比倫塔。
來自緋足和國王的支持都是有限的,事實上他們的耐心僅僅維持了兩年,到達第五年時已經全部耗盡。如果莫石未來要用文字記錄下自己的生平,這一段時光給他造成的影響他幾乎不愿寫就。那段日子太艱難了。遠遠超過饑餓和寒冷可以描述的程度。
他撕扯著自己和那些信任他的人——
他當然也會想:治理河道是必須的嗎?排除洪水是必須的嗎?
顯然不是。
顯然不是。在洪水定期爆發、不時殺死數以百計人的漫長歲月里,他們也這樣過來了。
但是不行。不能停下來。
哪怕治理河道本身毫無必要,他也不能停下,一旦停下,就意味著他的身份是虛假的,就意味著他不是聆聽神諭的使徒。因此哪怕他逼迫那名可憐的小子爵到主人那兒跪著哭求以得到更多的資助,哪怕他親眼看著虔信他的那些平民在鑄造堤壩時因決堤而淹入流水……他都沒有停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