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至北之國的稅法存在很大的問題,這在莫石來到這片大陸之初就有所了解。
他進入尖晶石學院后,盡管并不喜歡法律課程,但仍廣泛,并時常與法律博士討論他所不理解的種種細則。實際上,他無法理解的部分實在太多了,無論在哪個方面,都有諸多他根本想象不到的法律以及刑罰。
有一段時間,婚姻法讓他既茫然又無奈,隨后趕著讓他煩惱的是關于奴隸的條例……
但最終他意識到,還是應該先從稅法下手。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并非虛言,而國家這臺暴力機器行使權能以操控經濟的一大方式就是稅收。
至北之國的稅法似乎直接沿襲古老時代的傳統,幾乎沒有變通,可以說是不近人情。
首先,《法典》規定各級領主各有相應的稅收權,其中以中央王室為尊——即,國王派出的稅官負責收取各級各地的賦稅,逐一檢閱登記,而地方領主派出的稅官則需要在國王稅官進入領地后陪同征稅,并核驗、抽取屬于地方領主的部分,如此逐一而下。
執行層面暫時來看問題不大。
最大的問題還是在于稅品本身。
至北之國的稅品內容主要是獸肉和錢幣——后者是“貨幣”,前者是“商品”。
按理來說,既然涉及到錢幣和商品兩種征收形式,稅品種類應該相當靈活,實際上卻并非如此。受到地域環境和人口流動制度的限制,至北之國的貿易水平并不高,偏遠地區至今仍維持以物換物為主的貿易形式。
按照《法典》的規則制定,在制定地區以外的所有地區,人民只能以獸肉和錢幣作為稅品。這就意味著在實際情況中——例如杜娜出生的冬葛村,雖然在西北一代是可以生產麻織物的土地,村民也確實以此為商品,從外地置換生活所需,但在納稅時卻只能選擇繳納獸肉(同時因為存在錢幣置換問題,他們往往也沒有可以抵稅的金銀幣)。
這就造成了打量的逃稅、拖稅情況。
目前權力集團應對的方式是嚴刑峻法,而非改善稅法本身。
莫石能夠理解這種情況的產生:封閉的地域條件,明確的尊卑等級。在這種條件下,只要能夠維持基礎穩定,人們就不愿意改變,而上層集團更不會愿意改變。
改變稅法,首先需要調整各地稅品種類,將農作物與織物、木材、礦石等等物品也包括在內(或實施更多舉措擴展貨幣流通。但這受制于雪行者社會人民的平均生活水平,相較之下很難立即獲得成效)。針對這一項所需制定的條例就涉及到大范圍、長時間的考察。
如若想要確保公正,實施全面改革,各大掌權者的支持必不可少。
而從一個角度來說——
莫石需要更多朋友。不單單是位高權重的主人,而需要志同道合的有志之士。
可惜與他人結交正是莫石的短板劣勢。
-
“您總是能說出一些……”國王看著莫石,他的眼神并不嚴厲,而眉心卻蹙起壓成陰沉的樣子,“驚世駭俗之語。”
莫石深深低下頭。
“您比我更清楚,《法典》是不允許更改的。”國王說。
“……是的。但——”
“不如這樣吧,莫石先生!”國王打斷他,并將面孔上的陰翳全部推到一旁去,“您剛從南地治理大河回來,何必緊接著又要投入到‘苦修’中去呢!您也該為自己著想著想,好好休息一陣子了。實際上我倒是很關心您的生活——對了,我聽說,您到現在都沒有回鄉去看過?”
莫石試圖說些什么。
但國王重新執起了棋子,并且饒有興趣地說:“依我看,莫石先生,您盡管看上去只是憔悴了些,但您也該是時候商量考慮生活。古話說,‘名利千萬,不敵老來天倫’,依我看來說得很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