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賑濟了河南道的旱災?貌似,河南道數十萬災民,現在都在我洺州各地做工謀食吧!
給我封燕王,還要我自己出兵去爭,莫非朝廷以為,我稀罕邢州那塊三百里的荒原么?”于秋一點也不讓的接話道。
他很肯定,自己剛才若是一點頭答應了,劉政會接下來,還會提出很多條件。
被于秋語氣強硬的頂回來,劉政會的臉上不免有些尷尬,放低了聲音道,“于都督的功勞雖大,但是,陛下給的封賞也足啊!你想想看,即便皇室親王,也不過是封偏遠的一州之地,并且不允許其建立封國,你作為一個外姓,不僅給了王爵,還封了你一州半的土地,允許你建立封國,設屬官自治,這可是比親王還要高的待遇,區區高開道,對于洺州軍來說,應該是手到擒來的吧!”
“可別這么說,人家高開道現在手上可是有兩郡三州之地,地盤比我洺州大了兩倍多,屬下的兵將也有兩三萬之多,不比我洺州少。而且,打他的話,是艱苦的攻城戰,需要人命去填,要是容易的話,朝廷早就對他動手了。”于秋不以為然道。
“那于都督需要什么樣的條件才肯出兵平滅高開道,將這玉米的種子與種植技術與朝廷分享呢?”劉政會直接讓于秋提條件道。
“朝廷若是答應我三個條件的話,我費些力幫朝廷滅了高開道此獠也不是不行。”于秋故意沉默了一會兒之后道。
“不知是哪三個條件?”劉政會問道。
“首先,就是允許封國內的企業,組織,甚至個人對外置業,就比如河口縣的海產養殖產業,是洺州投資做的,現在它被劃歸到了海產集團旗下,那么這些現用土地的使用權,就歸洺州海產集團所有。
今后,如果洺州的礦產不夠用,可能會出資收購朝廷治下一些州縣的礦山進行開采。如果種植果樹,藥材等等各種有特殊種植需求的作物的時候,需要一些特定地點的土地農田山嶺,也可能會出資找朝廷購買。還有其它一些修建房屋,作坊,商鋪等等發展經濟產業的項目,朝廷必須積極推動,合作共贏。”于秋深入淺出的給劉政會講解道。
這個,倒是不難理解,像各地世家,同樣也找朝廷買礦山開發,只要不太涉及鹽鐵管制方面的,朝廷都只是稍作限制,現在洺州在某地開辦產業,基本就會帶動某地的經濟和稅收,怎么看都是朝廷得利,劉政會沒多想,就點頭代表朝廷答應了。
于秋又道,“其次,就是封國實行的是自由貿易制度,朝廷對外貿易的稅收政策或鹽鐵管制方面的禁令,對于我們無效。
我們產出的商品,不管是鹽,是鐵,是車,是船,或者是戰馬,鎧甲武器裝備,我們自己覺得可以對外賣,就會賣,自己覺得不能對外買,誰也不能強買。
只要在我封國境內完成交割的交易,如何征稅,都歸我們自己厘定。
至于百姓需要繳納的稅收,封國只按年向朝廷一次性納稅,數額可按照朝廷對國民的稅收標準,上浮兩成,但是不能計算徭役,我洺州沒有徭役制度。
至于在封國內交割完送出去的商品,在朝廷治下的州縣穿州過縣需要繳納的過稅或者關市稅,由朝廷派稅吏按照朝廷的制度收取,與封國無關。”
聽于秋講完,劉政會皺了皺眉頭道,“此事恐怕不妥,封國的軍隊人數和軍械數量,應該受到朝廷的限制,并且,嚴禁對朝廷敵對或者反叛的勢力出售軍械。
商稅且不提,現在就是使用的你所說的制度,可百姓需要繳納的稅收全部收由你們自己厘定,自己征收使用的話,朝廷便在任何方面都控制不了你們了,這萬萬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