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秋給電臺的運營提了很多意見,并且答應定期去做專訪,至于沈青,他只是做電臺的技術維護,這邊頭電臺運營成功之后,于秋又有新的任務交給他了。
搭建電話通訊系統,先從軍用的開始,用一到兩年的時間,實現整個公務體系內有電話,三年時間內,開始推向全民。
有系統在,于秋是完全有信心在未來的三年,將夏國的整體科技水平推到民國時期的程度的。
舞臺上的演出繼續,于秋在城樓上看了一陣之后,就親自下臺了,不需要他表演什么,只要他站到舞臺上,百姓們就立即爆發出了一陣歡呼,從他們喜悅的神情中,于秋可以看出,他們過去的一年里,過的都還不錯。
當然,他之所以跑上去,也是因為他想要收割更多的積分,為年后的一大輪兌換做準備。
“你們想看我表演什么?”于秋在舞臺上站定了之后,笑著用話筒向百姓們問道。
“夏王表演什么都好看……”
舞臺下,不知道哪位迷妹發出了高亢又尖銳的喊聲,頓時引起百姓們一陣哄笑,于秋笑著看向了聲音傳來的地方,拿著話筒道,“那我就給大家唱個歌吧!這是我師門的一位先賢的作品,叫做《明月幾時有》。”
他說完之后,臺下立即又想起了一陣歡呼聲,夏王能親自在舞臺上給大家唱歌,這對于他們來說,可是一種驚喜,而對于所有演職人員來說,更是一種鼓勵。
因為,至此之后,將沒有人敢瞧不起演藝行當。
沒錯,于秋的江湖地位已經到了只要他喜歡做什么事情,什么事情就是高大上的事情這樣的程度。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在小虎播放了伴奏之后,于秋的歌聲頓時在音響里響起,聽醉了無數人,于秋的系統積分,則是很艱難的往上跳動了幾千。
沒辦法,夏國的百姓,對于他的積分貢獻值,已經到了很高的程度,即便是現場有好幾萬觀眾,但是能夠增長的也微乎其微,尤其是現在是計算三合一積分的情況下,這幾千積分,恐怕都還有很多是外地人第一次看到于秋而貢獻出來的。
光是他在舞臺上往臺下掃過去的視線,就看到了至少數千個胡人,至于那些穿上了夏國的服飾之后,根本分不清是胡人還是漢人的黃種人,那就更多了。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唱詞很美,很有仙氣,符合那些把于秋的平生當傳奇故事一樣看待的人們的遐想,于秋唱完之后,觀眾們卻并不想讓他下臺,在夏國,民眾有要求就可以直接提,包括讓夏王在舞臺上唱歌跳舞這樣的事情,這就是以民為重的夏國。
于是,這個除夕,所有來到了凱旋門廣場的百姓們都嗨翻了。